•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路长 情更长

婚姻生活中遇到共患难的考验时,不离不弃、牵手一生才是真伴侣。 珊蒂和苏巴米廉夫妻俩便是其中一例。

珊蒂(Santhyee Mathyee A/P Subramaniam)从二十一岁开始便在一家食品工厂当操作员,虽然属于低收入一族,但擅于理财的她,懂得节俭存钱买金饰保值。

三十八岁那年嫁给比自己大十岁的苏巴米廉(Subarminiam A/L Rajalingam)。结婚两年后,还来不及好好组织幸福的家庭,丈夫的健康便亮了红灯。

苏巴米廉是一名土木工程师,二十九岁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成为建筑二手承包商,也因此而心高气傲,以吃喝玩乐为人生目标,四处享受美食。只是昔日风光不再,三十五岁时的他不幸被诊断患上糖尿病;由于没有好好为自己的健康把关,五十岁那年的某一天,在柔佛州工作时突然感到很疲惫,全身肿胀,无法排尿,友人赶紧送他回吉隆坡就医。当医生告知他得了肾衰竭,必须洗肾度日时,他当下晴天霹雳,人生自此从巅峰跌至谷底……

洗肾和医疗费用不便宜,而且是长期的负担。起初,珊蒂尝试靠自己的能力应付医药开销,由于收入微薄,她想方设法筹钱,不仅动用本身的公积金、储蓄等,甚至典当辛辛苦苦积存的金饰;珊蒂无奈地说:“还可以怎样呢?我告诉自己,没事,金饰可以随时再买,这是上天给我的功课,要我受这样的苦。”珊蒂至今还保留当票,偶尔翻开抽屉,拿出泛黄的当票缅怀过往,心中的不舍油然而生。
两年下来,庞大的医药费让珊蒂一贫如洗,不幸的是马大医药中心(University Malaya Medical Centre)考量到苏巴米廉的病情逐步稳定,加上医院的床位有限,因此通知她另寻私人机构的洗肾中心进行治疗。珊蒂形容这是一段非常煎熬的日子,尝尽人间冷暖,她说:“我们曾经因为没钱交洗肾费而被洗肾中心拒于门外……”

◎ 汪洋大海中的浮木

后来,在马大医药中心的建议下,他们寻求多家慈善机构的援助,包括慈济。 2008年,慈济志工开始关怀这家庭,除了医药费的补助,当然少不了每个月至少一次的登门关怀。珊蒂蓦然回首慈济还没出现的艰难日子,心里仍隐隐作痛,她说:“当时真的很困难,现在想起还是觉得苦!”

第一位志工陈榆均(惟骏)的到来,让夫妻俩感觉宛如漂泊在汪洋大海中,抓住一根浮木般,因而对榆均的印象格外深刻。然而,对榆均而言,家访关怀、协助申请补助原是本分事;尽管榆均陪伴这家庭不足三年,可是苏巴米廉每年都不忘邀请他到家里参与屠妖节聚会。

2008年,慈济志工开始关怀苏巴米廉一家人,除了医药费的补助,当然少不了每个月至少一次的登门关怀。 【摄影:侯秀叶】
苏巴米廉在中心学会了用盲人拐杖上下楼梯、辨别地上的导盲砖、避开障碍物等【摄影:侯秀叶】

洗肾后的苏巴米廉病情每况愈下,他的脚趾常受到细菌感染导致溃烂,前后截除了四根脚趾,视力也逐渐减弱,即便动过好几次手术,依然无法恢复视力,因此医生建议他学习使用盲人拐杖。

2014年,访视志工侯秀叶(虑芃)留意到苏巴米廉走路时因看不清楚前面的障碍物而跌倒,于是贴心地安排他到马来西亚盲人协会学习使用盲人专用拐杖,希望让他行动自主,生活能自理。在榆均、秀叶等志工团队的陪伴下,苏巴米廉在中心学会了用盲人拐杖上下楼梯、辨别地上的导盲砖、避开障碍物等。他曾一度自行搭车到洗肾中心,之后因血压不稳定,常出现晕厥,甚至好几次昏倒在路边,太太便不再放心他独自一人外出。

◎ 印度妇女的美德

自苏巴米廉生病后,脾气愈发暴躁。珊蒂对丈夫的用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往往换来苏巴米廉的埋怨和大呼小叫。庆幸的是,珊蒂从不跟丈夫计较,甚至体谅他的病苦,她说:“医生说过,他脾气不好是因为他生病,血压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发脾气;既然已经嫁给他,我就要尽妻子的责任。”

为了让这家庭更和谐,志工经常劝导苏巴米廉要懂得感恩,感恩妻子的用心照料和对家庭的付出。

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2018年7月,苏巴米廉因肺部受到细菌感染入院,情况危急,太太以为他过不了这关,赶紧通知志工去见他一面,幸好最后平安无事地出院了。仿佛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回的他从此更珍惜生命和身边的人,性情也变得温和多了,关怀他的志工郑顺玉(明缇)激动又兴奋地分享:“现在他会常常对志工说感恩,以前他不是这样的。”

志工多年的陪伴,再加上一场大病让苏巴米廉有所体悟,进而渐渐对妻子疼爱有加。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的屠妖节庆祝活动上,他甚至愿意放下大男人的尊严,拥抱妻子说:“感恩!”当下丝丝甜蜜涌上珊蒂的心头。

◎ 如家人般话家常

2020年1月17日晚,访视志工一行三人来到苏巴米廉的家进行每月一次的访视关怀,珊蒂一如往常地笑脸迎接大家。然而,进入简陋但整洁的客厅时,却看到苏巴米廉无精打采地坐在沙发上,状态与平时好客又健谈的他判若两人。体恤苏巴米廉视障,顺玉贴心地向前握着他的手问好。

进一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苏巴米廉于2019年11月入院医治痔疮,身体状况一直令人担忧,太太珊蒂莫可奈何地说:“医生说需要注射很强的抗生素来医治,也因此造成苏巴米廉出院后身体还是很弱,胃口很差,吃什么都感觉是辣的,连粥也吞不下去,一直想呕吐,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聊着聊着,大家听到开门的声音,目光立即转向门口,望着苏巴米廉的养子提着好几袋的方便面走进来,顺玉高兴地跟他打招呼,珊蒂更是不忘与志工分享孩子的近况。皮肤黝黑的珊蒂笑起来牙齿显得格外洁白,她眉开眼笑地说:“我儿子现在很乖了,放学后回家就做功课,接着帮忙扫地、做家务等,爸爸生病还会关心他,陪伴爸爸聊天,当他的眼和脚。”

随即,孩子坐在地上写功课,字体端正又整齐,志工不禁称赞孩子说:“写得好美哦,加油!”

谈到孩子,志工的感触特别深。孩子今年十二岁,他的年龄等同志工陪伴这家庭的年数,十二年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志工的参与。调皮、不听话、爱哭闹等,是大家一直以来对孩子的印象,眼见孩子现在懂事多了,志工无不替珊蒂感到高兴和欣慰。

秀叶犹记得孩子七岁时,为了让他更乖巧懂事,她建议苏巴米廉带孩子参加慈济英语亲子班。在善的环境熏陶下,孩子成长不少,苏巴米廉曾开心地与秀叶分享:“有一回我们在茶餐室用餐,孩子喝完铝罐饮料,竟然说要带回家做环保,我当下很惊讶。”

为了让孩子更乖巧懂事,苏巴米廉带他参加慈济活动;在善的环境熏陶下,孩子成长不少。 【摄影:侯秀叶】
苏巴米廉在慈济活动上分享本身的故事。 【摄影:侯秀叶】

◎ 感恩之心传后代

慈济称照顾户为“感恩户”,借此提醒志工要感恩对方现苦相,让自己有机会付出和修行,进而启发慈悲心,顺玉便是很好的例子。

顺玉在2016年开始承担个案小组长,她不讳言第一次接触这家人时,不觉得他们很苦,认为他们至少得以住在砖造的组屋单位,比起过去自己小时候住的板屋,环境好多了。顺玉惭愧当初的误解,不禁自我调侃说:“自己当时太没有同理心了。”

后来,在委员培训的过程中,她接触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八个字,但不明白其意思,于是请教资深的志工。了解这句经文的含义后,她当头棒喝,原来过去做慈善访视的心态有偏了!

自此,顺玉更用心地经营个案,视感恩户如家人般关心。陪伴这家庭多年,在话家常中渐渐培养起如兄弟姐妹般的感情,如今珊蒂与志工无所不谈。珊蒂特别感恩顺玉在她需要帮助时,不计较地伸出援手,她分享:“每次丈夫的盲人拐杖需要修理时,我打一通电话给顺玉,她便会帮忙送去修理,帮了我很大的忙。”

苏巴米廉夫妇对慈济的感恩之心不仅仅是挂在嘴边,而是付诸于行动。 2013年,马来西亚慈济推动“百万好菩萨”运动,夫妻两因认同 “小钱行大善” 的理念而积极参与,募得近二十位的印裔慈济会员。不仅如此,2014年9月,志工在苏巴米廉家附近的印裔社区举办环保宣导和募心募爱活动,苏巴米廉乐意现身说法,希望让更多印裔同胞了解慈济,进而成为慈济会员,为净化人心尽绵力。

苏巴米廉虽然视障但渴望参与慈济活动,他曾带孩子参与亲子班,并且打算加入志工行列,可惜碍于健康状况的不允许,导致他无法圆梦。

夫妻两因种种生活和健康障碍而无法及时成为手心向下的人,但是珊蒂经常殷殷叮咛儿子长大后务必要回馈慈济,珊蒂表示:“我不知道自己有多长命,但孩子要记得做好事。我常教导孩子,慈济帮忙我们很多,长大后无论能力多或少,都要记得回馈。”

在苏巴米廉夫妇心中,用心陪伴逾十载的志工已成为他们家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他甚至交代志工,希望往生后由志工为他办一场简单、安静的葬礼。

问及顺玉是否想过结案,她笃定地说:“没有,我们会一直陪伴关怀下去……”在社会暗角处,总有一群无私付出的志工为弱势家庭注入一股大爱的暖流,并长情相伴。

 

 

Pin It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