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水患肆虐 爱与关怀呈温暖

志工走访灾区,脚踩泥泞或穿越木桥进行造册,将爱与关怀送给灾民。【摄影:余凯薇】

 砂拉越美里经历了自1981年以来最严重的水灾,许多村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心灵也笼罩在阴霾中。然而,慈济志工的到来,为受灾村民送上了关怀与鼓励,让人们在灾难中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希望。

2025年1月28日至30日,正值农曆新年期间,砂拉越美里遭遇了自1981年以来最严重的水灾,许多村民因此陷入困境,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心灵亦笼罩在降雨的恐惧中。

有人闻雨色变,祈求上天不要再降雨;有人本就生活拮据,洪水的侵袭更是雪上加霜。受灾的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慈济美里联络处于2025年2月8日及9日邀约逾百人实际走访灾区,进行造册,并将爱与关怀送给灾民,一声慰问、一个拥抱,舒缓了灾民郁闷于心中多日的愁绪。

◎双重打击 心痛如割

她神情哀伤,说自己在实务地甘榜詹格拉斯(Kampung Jengalas,Bekenu)住了超过十年,洪水突袭时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全被摧毁,其中一台摩托车亦来不及移至安全地,也遭受损坏。面对一堆杂物,不知从何开始清理?经济不允许她把肮脏的衣物送到洗衣店,她只好跟阿姨借了一台小型洗衣机暂用。

睡房内仅有的两张床褥,那是在疏散中心带回来的。她说:“地上很冷,这两张床褥是给三个孩子用的,我和丈夫则铺帆布随地而眠。”

洪水侵袭的那一天,五十岁的诺儿•艾妮(Noor Aini Yussof)和家人还在睡梦中,直到凌晨四点多,其中一名孩子起身如厕时,发现洪水涌进屋内,于是,把大家叫醒。家人一起将家具、电器等垫高,然而,令人无法预测的洪流渐渐升高,他们只好放弃抢救物品,迅速撤离。

一家五口苦盼不到救援的船支,为了逃命,只带了简单的衣物,步行到疏散中心。那一段涉水迈步的路途,是此生最遥远,亦是最艰难的路。她描述当时的情景:“我们一直走,水位从腰部一直升高至颈项的位置。水面上还浮现小蛇和蜈蚣等毒虫,孩子惊恐地询问是否会出现鳄鱼?我只能告诉他:顾不了那么多,逃命要紧!”

2月8日回到家中,看到家里一片狼借,她说:“我真的好难过,我的眼泪流不停。孩子即将开学,我为他们新买的衣物也都在一眨眼中消失了!”她眼眶泛泪,接着说:“这是上天连续两年给我的考验。”原来,另一项考验是在2024年9月,十六岁的小儿子因车祸往生。说着往事,她终于决堤了,眼泪滚滚而落,让见者心酸;志工即刻上前拥抱她,给予肤慰。

她心痛如割,却只能接受。天空仍飘着绵绵细雨,诺儿•艾妮仰望空中,无奈地问:“雨水究竟何时才会停?”

走过人生的悲痛,孩子的离世以及水灾的侵袭,让诺儿•艾妮心痛如割。【摄影:陈麒】

◎苦人之苦 唯能倾听

走入灾区,许多人或许是第一次接触灾民而无从给予安抚,唯有真诚倾听,让对方倾诉多日以来压抑在心中的苦楚。

美里慈济志工林音是一名教师,她说着一口流利的马来语。从社区志工群组获知造册的消息,恰逢学校放假,她马上报名参加,并承担造册小组长。

一路上挨家挨户探访,天空时而飘着细雨,林音不断为灾民感到担心,她说:“其实我还蛮担心下雨会导致第二波水灾;倘若洪水再一次涌进灾民的家,会造成他们再次伤害,幸好,绵绵细雨之后总算停止了。”

从社区志工群组获知造册消息,林音即刻报名参加,并承担小组长。【摄影:谢亚忠】
志工们跟着村长走入村庄,挨家挨户去关怀灾民及造册。【摄影:谢爱芬】

第一次走访灾区,看到灾民家里凌乱的状况,让林音心疼不已。“看到损坏的家具与灾民的愁容,我只能尽量给予关怀,去肤慰这些受伤的心灵。”

她陈述让她印象深刻的一家灾民,当她和伙伴们走进一位巫裔妇女家,感觉到这个家庭生活还不错,车子也相当豪华。然而,倾听对方诉说遭遇水灾的苦,家里许多家具和电器等都损坏了,至今依然处于担忧与害怕之中。妇女亦告知住在民都鲁的女儿家同样遭到洪水侵袭,损失惨重,看着妇女说到伤心处时热泪盈眶,林音同理她的苦,心里也跟着滴泪。

此外,关心诺儿•艾妮时,听了她的故事,林音拥抱着她,生起怜悯心。“听到她的苦,我自己也感到心酸,换作是我,我会如何面对呢?”当诺儿•艾妮说到经济不允许她把衣物拿到洗衣店清洗时,林音心里不舍:“失去了一个孩子,家里又面对严重的损失,可以感受到她的心真的很苦。”

第一次参与造册,林音坦言自己的帮助有限,只能借一双耳朵用心聆听,让对方宣洩内心的苦楚,然后,再借一双手轻轻按抚和拥抱以肤慰其心灵。她期望天气好转,让灾民不再为恶劣的天气担心受怕。

听到诺儿•艾妮的悲苦,林音轻轻安抚和拥抱她,以肤慰其心灵。【摄影:谢爱芬】
第一次接触灾民,志工林音真诚倾听灾民的心声,并生起怜悯心。【摄影:陈麒】

◎提高警戒 防患未然

在甘榜詹格拉斯造册,村长拉苏尔(Mohammad Rasool)亲自带领志工走访。作为一村之长,亦是洪水氾滥的受灾者,他带领灾民撤离、避难、返家、关怀……

他简述1月29日的洪水造成该村子一霎那间被浸泡在水中,许多村民来不及抢救自己的财物导致严重损失。他表示这一场预想不到的水灾来势汹汹,通讯、电源、交通等皆中断,加上缺乏援助的救生船,村民只能互相帮助,把年长、年幼及残障人士救到疏散中心。”

虽然村里偶尔会发生轻微水灾,但水位不会太高,这一波是自1981年以来最严重的灾难,几乎所有的屋子都被淹没。“也许人类都很善忘,因此没有意识到洪水的威胁。”

他解说水灾发生时,他第一时间通知村民撤离家园,前往安全的避难所等待救援,并协助拯救被困在家中的村民。水位之高,甚至淹没了有些人的头顶,有些灾民因为居住在较深远的地区,被洪水卡住两、三天才获救。

拉苏尔(后站立者)带领志工拜访行动不便的长者,并向志工解说长者在水灾发生时,从早上浸泡在水中至傍晚六时许才获救。【摄影:陈麒】
同样是受灾户,身为村长的拉苏尔以村民为重,带领灾民撤离、避难、返家,并主动关怀。【摄影:陈麒】

拉苏尔自己亦遇难,也被遣送到疏散中心,至2月8日才回到家中。然而,他一刻不停留地带着志工做造册,挨家挨户去关怀。他说:“这是我的责任,我必需照顾这里的村民。”他认为清洗工作才开始,每一户都会有许多物品要丢弃,所以善后的工作还有很多。

他继续说道,借由这次的经验,未来要提升村民对洪水的意识,提高警戒以防患未然。此外,他也会呼吁村民注意环境週遭卫生,以预防细菌感染。作为受灾者之一,他亦感受到隐藏在村民心中的恐惧,他解说道:“每当下雨,村民难免会提心吊胆。我们会赋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抚慰,若有需要,或许会协助向地方政府寻求援助。”

在洪水摧毁一切的同时,还是有许许多多人努力付出爱,为受灾受难的人重建希望。在这段艰辛的旅程中,期盼天气好转,并期许灾民在爱与关怀中找到重建家园的力量。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