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冷水热心 医路爱不尽——姆丁义诊记

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慈济人医会走入砂拉越内陆村庄甘榜姆丁举办义诊,为偏乡村民提供基本检查、西医、中医、牙科、HPV筛检、药物供给、义剪及物资发放,共嘉惠两百余名村民。 【摄影者:黄贤贤】

 长屋——砂拉越最具代表性建筑之一,位于甘榜姆丁的长屋是此次的义诊场地,也是众人的特色住宿。在这里,很多人第一次打地铺、洗冷水,夜深人静伴着虫鸣鸟叫,让人身心放松又疗愈,自动调节至最佳状态来为村民服务。

2025年10月10日至12日,来自砂拉越各地、沙巴及西马雪隆共七十位医护与志工,带着专业与爱心,与近七十位四轮驱动车俱乐部成员(简称4 x4)携手,乘着超过五十辆4X4浩荡入村,为村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包括基本检查、中医、西医、牙科、药剂、义剪、HPV筛检及物资发放,共嘉惠两百八十六人次。

逾七十位来自砂拉越各地的四轮驱动车俱乐部成员,超过五十辆车辆浩荡进入砂拉越内陆村庄进行义诊。【摄影者:陈佩莉】
慈济义诊汇聚七十位来自西马雪隆、沙巴及砂拉越各地区的医护人员及志工,结合各项中西医疗服务,齐心守护偏乡村民的健康。 【摄影者:黄贤贤】

◎小型变大型

原先,义诊团队计划于内陆地区梦谷沙瓦举办义诊,但在实地勘查该区的十多个村庄地区后,预计看诊村民总人数将不达两百人,遂决定以小规模、精简后勤人员的形式进行。

后来,与慈济合作多年的4x4团队表示成员们都十分期待参与慈济义诊,也希望不负此行,尽可能让更多村民有机会获得医疗服务,于是主动献计到附近村庄载送村民及负责联系各地方首长,最终决定将义诊场地改至较宽敞的姆丁村,并扩大为三天两夜的大型义诊。

姆丁村距离古晋市约一百六十公里,车程需四小时。这里多为伊班族居民,以油棕业与务农为生。年轻人多半外出工作,留下的村民过着简单安稳的生活,相对医疗资源也较为匮乏。平日若要看病,得驱车一小时以上到政府诊所,否则只能等政府按月或民间团体偶尔入村,这对并不富裕又深居内陆的村民来说考验重重。

颠簸山路是内陆村庄的标配,需要靠四轮驱动车方能顺利行驶,而这难行的山路,也是偏乡村民难以外出求诊的主要障碍之一。【摄影者:陈佩莉】

◎难忘八年前的爱

“慈济TIMA *义诊终于又来了,我们等了好久!”长屋屋长阿昌激动地说。“上次是八年前,2017年。”

屋长阿昌表示非常欢迎和感谢慈济人医会,他欢喜地指着车队送给长屋的纪念相框说道,首次义诊后,村民们都给予非常正向和良好的回馈,不止有医生护理的参与,还有接近完整的医疗配套,这对于大多面对三高及关节疼痛等长期慢性疾病困扰的村民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口腔的护理和治疗,是其他医疗团队无法提供的服务。

“虽然乡民每月都有政府的医护定期来关心,他们只是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问诊,但是慈济TIMA给人感觉就是不一样!”屋长表示,除了医护的专业,志工们与村民亲切互动、温馨看诊,都令屋长非常的感动。

义诊团队的到来让村民们十分开心,这是继2017年后第二次到甘榜姆丁举办义诊,也是村民们盼望了许久后的如愿。【摄影者:黄贤贤】
村民们赞叹义诊团提供的药物十分全面与完整,能符合大部分村民所需。【摄影者:黄贤贤】

他回忆道:“记得好几年前,我的小弟因为心血管问题被送到位于三马拉汉省的砂拉越心脏中心、接受心血管栓塞手术治疗。当时我想起义诊曾经来过的Dr. Kan(简振祥医师),就唐突给他打了个电话。”

“简医师马上就认出我的电话,说‘屋长,是你,我记得!'当时我非常惊讶,就和他说了小弟的状况,想不到医师马上回应说,‘这个病人是我帮他处理手术的,他状况很好没问题。'”话语才落下,没一会儿的光景,简医师就来到病房和他嘘寒问暖,还连日来不断关心和照顾,小弟也健康平安的出院了。

“慈济人的用心和关怀,真的非常感动!”屋长聊起一段生活小插曲,却能感受到一股暖流在心中。“愿上苍保佑!我真诚地祈祷和祝福人人都能平安健康,让更多的人也有机会受惠。”

屋长更表示:“希望慈济能够再来村里办义诊,第三、四、五次……不要八年才来一次……”还未结束义诊,屋长就迫不及待地再次期盼人医团队的到来。

屋长阿昌衷心感谢来自各方的人们,长途跋涉到来举办义诊,无私贡献与付出,只为守护村民们的健康。【摄影者:黄贤贤】
应村民所需,医师在阿昌屋长(右)的陪伴下,到村民住家为行动不便的乡亲看诊,同时送上一台轮椅,以帮助老人家行动及方便家属。【摄影者:黄贤贤】

◎步行四十分钟也值得

此次大部分参与的村民都有过当年义诊的经历,因此村民们对于慈济义诊均万分期待,兰迪也是其一。

趁着10月11日砂拉越州元首诞辰公假,兰迪一大早就出发前往义诊场地。由于孩子需要工作而无暇载送,她唯有自己步行,走了近四十分钟才抵达目的地,甚至赶路途中因为过于着急而跌倒擦伤。

“今年三月份,我的丈夫往生了,你们知道的,一家之主就是脊梁骨,他走了这个家就倒了。”兰迪悲痛地述说这段令人难过的经历,未愈的内心让她忍不住泣不成声,医护人员赶紧给予抚慰的拥抱,这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尊重。

待情绪缓和后,她才娓娓道来:“丈夫往生、孩子上不了学,我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但是工作不能停,我只能靠那点帮人搬油棕果的微薄收入来支撑生活。”面临车资费用及工作等困难而无法外出求诊的她,在义诊前一天才获悉消息,当下就决定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前来求诊,也能拔除困扰了她许久的蛀牙。

得知她匆忙出门,连早餐都来不及吃,却还需排队多时等候拔牙,志工心疼不已,连忙送上热饭与饮料让她果腹。待她完成所有治疗已是中午时分,车队成员热心送她回家,在那之前,她还特地寻找为她张罗热食的志工一起合照,留下这温馨的回忆。

兰迪(右)为了获得医疗服务,步行近四十分钟,如愿向医生求诊并拔出困扰她许久的蛀牙。完成治疗后,车队成员热心载送她回家,免于路途的奔波。【摄影者:黄贤贤】
兰迪向医护人员述说半年前丧夫之后出现了健康问题,忍不住泪流满面,医护人员连忙献上拥抱,给予抚慰及鼓励。【照片由郑玉蓉提供】

◎看见淳朴的最美心灵

“这里的村民,是我见过最合作的一群,每个人的耐痛度,配合度很高,怕针怕痛的哭声都没有,完完全全配合医师的治疗,真的是印象深刻。”蔡淑樱医师忍不住赞叹,虽然拔牙的过程相对比较挑战,不是那么容易被处理,料想他们的餐盘上,应该是常常咀嚼较硬的食物料理,也数不清到底拔了几颗牙齿,印象就是很多很多。

“这是我今年参加的第三次人医会义诊,前两次有柬埔寨、斯里兰卡,今天来到砂拉越偏乡,最不一样的体验是,第一次看到长屋、睡长屋、洗冷水、开帐篷、打地铺。”她一脸开心地表示'好像露营的感觉',入乡随俗还伴随虫鸣鸡啼声。
 
“我应该要更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蔡淑樱医师表示,“长屋的生活很简朴,但是我看到他们很开心,很知足!虽然现场很热很忙,亦感觉很充实。 ”

牙医团队们可说是现场最忙碌的一群人,蔡淑樱医师表示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下午五点,间中大约只有几次短暂的五分钟时间喝喝水,五分钟用餐,可见牙科是下乡义诊中,极度被需要的一环。多数人都有超过一支牙齿需要被治疗,人人分秒必争地为爱付出。

蔡淑樱医师(右)赞叹这群村民是她遇到过最合作与配合的一群,令她印象深刻。【摄影者:黄贤贤】

◎有信心 就有动力

中医是此次义诊服务最多人次的诊科,因其治疗效果佳,不少村民连续两日接受治疗。

班迪患有巴金森氏症及关节疼痛等问题,素闻针灸对于恢复身体机能的功效不错,却因为不曾尝试而迟迟未采取行动。得知此次义诊有针灸服务,他带着期待的心,第一次尝试针灸治疗。

“一点也不痛,感觉还不错。”完成治疗后的他说:“效果很好,我现在对针灸很有信心,接下来我会叫孩子载我去寻找中医诊所,以进行持续性的治疗。”

他也衷心感谢义诊团队远道而来为村民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帮助了许多乡亲减轻病痛,更赞叹众人的服务精神与态度亲和有礼,让乡亲感受到温暖与关爱。

班迪(左)患有帕金森氏症及关节炎等健康问题,趁着义诊的机会,他第一次尝试针灸疗法,大赞效果良好,并表示接下来会请孩子载他到外寻找中医进行后续治疗。【摄影者:黄贤贤】

另一位名为“文”的村民,居住在距离义诊长屋约二十分钟车程以外的地区,因针灸效果良好,他连续两日请孩子载他前来治疗。

多年前,他因饮酒过量而中风,导致腹部膨胀而无法排尿,以及说话、进食、行走困难等后遗症,足足住院治疗了三个星期,也因此戒酒,面对传统节日饮酒习俗也坚守滴酒不沾的原则。

后来,孩子定时带他到车程两小时以外的西连省中医诊所接受治疗,情况才逐渐改善。尽管他现在已能流利说话,然而双脚还未恢复,仍需靠一根长木棍来充当拐杖。

基于对中医治疗的信心,只要有机会进行针灸,他都欣然参与,此次也把握机会前来;而慈济义诊令他感到不同的是志工与医护人员的用心接待,让他感到格外贴心。

文(左)因中风而接触中医针灸,并对针灸深具信心,获悉义诊有中医服务,他连续两日到场接受治疗,更赞叹义诊团专业又贴心。【摄影者:陈佩莉】

◎今年终于标到了

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让协助牙科诊具清洁消毒的车队成员蔡常龙深感敬佩,直言自己承担的岗位比医护们轻松许多。

“去年是其他车队成员协助,今年终于被我'竞标'到了!我学到了怎样消毒,这个是一般人没机会体验的。“幽默的话语让人莞尔,却也展现出他积极付出的心意。

这已是他第四次参与慈济下乡义诊,除了驾车载人,每一年他都在不同的岗位协助,每一次的体验都让他有领悟。

他说:“很感恩车队让我有机会参与义诊,在这里认识了慈济,既能到偏乡体验不同文化,疗愈放松,又能帮助他人。”因此,他也常将这样的“好康”分享给其他朋友,今年更邀到两三位年轻朋友一同付出,让爱的涟漪一圈圈扩散。

车队成员不仅仅是驾车载送医护与志工入村,当中有不少成员自告奋勇在各岗位协助,把握机会多付出;蔡常龙(坐者)就是其一,今年首次在牙科协助清洗诊具及消毒,直言学习良多。【摄影者:陈佩莉】

◎把希望 带到偏乡

此次义诊也首度获得ROSE Foundation的合作,替妇女筛检人类乳突病毒(HPV ) ,为砂拉越政府放眼2030年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砥砺前行。

随行成员克劳狄斯分享道,HPV是造成子宫颈癌的主因之一,然而民众进行HPV筛检的比率却很低。除了缺乏风险意识外,也却步于会造成身体不适的子宫颈抹片检查方式;而该基金会的成立,旨在提高女性对子宫颈癌预防和筛检的意识,并为30至65岁的弱势及低收入(B40)女性提供免费的自我采样HPV PCR检测试剂盒。

“HPV样本自采检测是一种创新、无痛且高精度的筛检方式,整个过程十分简单快速,大约三个星期后就会有结果。届时,我们会透过手机whatsapp通知受检者,如果发现到有风险,可以直接到政府中央医院接受后续治疗。”这一段话,是他与同伴对每一位看诊者所作的解说。来一位,讲一位,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

“村民对于HPV筛检的接受度很高,这让我们感到很欣慰。”此次下乡,他与伙伴皆乐在其中,还开心地表示趁机学了几句伊班语。年仅二十岁的他心怀大义,字字句句都透露着希望更多人能接受HPV筛检的期许,更恳切盼望未来持续与慈济合作,让子宫颈癌防治理念传播到更多地区,嘉惠更多乡亲。

ROSE Foundation成员首度随义诊团下乡,为女士们免费提供人类乳突病毒(HPV)筛检。成员克劳狄斯(右)表示村民的接受度很高,令他感到欣慰,并希望未来还有机会与慈济合作,嘉惠更多村民。【摄影者:黄贤贤】

爱不缺席,只要有心,再远也愿意奔赴。从医疗的专业双手,到后勤的温暖笑容,都是对乡亲们最大的祝福与鼓励,让他们感受到人间有爱。

注:* TIMA为国际慈济人医会(Tzu 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的英文缩写,以“医病、医人、医心”为宗旨,提供爱心医护人员回馈社会的管道,将医疗网络延伸至全球需要的地方。

TIMA结合慈济的慈善志业,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关怀陪伴患者,适时提供经济支援,编织爱的防护网,护卫人人离苦得乐。

大合照环节拉开义诊序幕,为这深具意义的活动留下欢乐的印记。【摄影者:陈佩莉】
义诊结束后,逾一百四十人的义诊团队在长屋前合照留影,带着村民们的感激,以及对下一次义诊的期待,踏上归途。【摄影者:陈佩莉】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