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多年慈济路 今日终受证

“不要在意做多做少,尽本分、不执着,天天发挥爱的力量,能做的尽量把握时间去做。”  叶宝珍秉承上人慈示,期许自己见人说慈济,广结善缘及把握当下种好因,结好缘,发挥良能,步步精进,做利益众生的事。
叶宝珍欢喜回台湾受证,正式成为证严上人的弟子。 【照片:叶宝珍提供】

1960年8月13日,叶宝珍(明婺)出生于小康之家。父亲是小学老师,也是圣约翰救伤队(St John Ambulance)讲师,母亲是家庭主妇。从小耳濡目染父亲付出无求的精神,大大影响了她日后服务人群的因缘。

1985年,她和傅仰华先生结婚,育有一男二女三个孩子。目前孩子们皆大专毕业,有稳定的事业;儿子已成家,女儿也出嫁了。

今年五十九岁的叶宝珍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前三年是辅导班老师,教导有学习障碍的小朋友。秉承证严上人的教诲,她常以静思语“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来提醒自己。她认为这些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只要用心用爱去教导,总有成功的一天。

证严上人说:“行善行孝不能等。”叶宝珍尊重长辈,一直以来和家翁同住,由她和家人细心照顾,一直到老人家往生。

“先把小爱顾好,才发挥大爱。”叶宝珍把上人的话牢记在心。往往做好了本份事,把家里的老少安顿好才做慈济,她的这分用心和爱心深深获得先生和家人的认同,并护持她所做的一切, 使她的菩萨道走得轻安自在。

◎ 她遇上了慈济

1996年,叶宝珍在森美兰弄边中山小学任职,经同事介绍而接触静思语。她深深觉得上人的静思语浅白易懂,是治疗无明烦恼的良方。那一年,接受甲状腺化疗的她,身体虚弱消瘦,情绪起伏不定,当时静思语像一帖良药,抚平了她惶恐不安的心。

从静思语到认识慈济,她在1998年参加教育营到慈济马六甲分会上课,第一次了解慈济的品格教育,也更深入看清楚慈济这个佛教团体。 2000年,随慈济芙蓉联络点教联会回台寻根,让她更清楚地了解慈济教育的理念和方向,认同慈济人品教育的重要,深深感觉到慈济就是她要找的宗教,证严上人就是她的慧命母亲。

2000年12月8日至15日,叶宝珍(后排右二)随教育团队回台湾,与团员合影。【照片:叶宝珍提供】

回国后,她活跃于芙蓉教联会学习静思语教学,带着儿子参与快乐儿童精进班,学习大爱,把静思语教学落实在学校。慈济的四神汤(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令她受用无穷。

叶宝珍在未接触慈济前,是一名对学生要求很高的严师,对那些放牛班的学生不断鞭策,效果却不理想,付出有所求只让自己苦恼不已。

认识静思语,加上参与慈济教育营队,了解到“老师心”应有一颗“菩萨心”。她从此放下藤鞭,用爱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打破了师生间那道高墙;当师生感情建立起来后,教学已经不是一件苦差,而是很开心的事了。

每天早晨,叶宝珍带着愉快的心情步入校园,学生见到她也会快步向前来打招呼,并帮忙提书本或包包。她教导学生静思语的同时,不只影响了学生更影响自己;有好几次,当要发脾气的时候,学生们也会用静思语提醒她,不知不觉加深了彼此的师生情。

◎ 放慢脚心不退

后来,校务和家事两头忙,令叶宝珍起了烦恼而放慢脚步,减少参与慈济活动。时间一眨眼就这样过了好几年,可是她的道心从未退转。

2011年5月21日,因缘殊胜,慈济芙蓉静思书轩启业,叶宝珍每个周末都到书轩做志工,慢慢地找回初发心,重新出发。接着,走过见习、培训课程,她深一层掌握法脉宗门,了解上人的大愿。

由于家在偏远小镇,不方便在大清早驱车从家里赶来慈济芙蓉联络处与大组一起连线薰法香,可是她每天清晨,通过大爱电视节目恭听上人的晨语开示,以这样的薰法香方式开阔了她的视野和对佛法的了解,深深地感受到上人的“来不及”。于是她用心在社区接引民众,期望能成为上人贴心的弟子,帮上人扛起兼顾天下的重任。

走访老人院关怀佳娜凯,叶宝珍心生不忍,为她按摩弯曲的手指。【摄影:黄秀珍】

她体验到人生的无常,见苦知福。每个月的社区访视活动,走访贫苦家庭、孤儿院,老人院都少不了她和志工的身影。

曾经在老人院遇到一位六十九岁的老人佳娜凯(Janakai A/P Maratamuthu),由于行动不便,坐在床边,伸出双手接过大家结缘的素饭。十指弯曲的老人家艰难地用汤匙吃饭,让叶宝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捧起她的双手,不停地替她按摩。

常做不请之师的她,不忘带动社区志工和大德参与慈济活动;如环保、素食推广、人文推广、医院志工,甚至成为文字和图像的人文真善美志工,报真导正,为芙蓉慈济留史,进而净化人心。

除了投入各项活动,叶宝珍也承担人文真善美志工,协助记录芙蓉慈济文史。图为她参与南马人文真善美笔耕培训课程。【摄影:郭巧云】

◎ 一心结欢喜缘

2015年9月18日,不叻士第一次社区志工成长班,大家满心欢喜来精进。在进行甜甜圈分享环节时,叶宝珍分享:“我们这个小镇华人人口少, 年轻人到城市找生活,剩下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大家都很想学慈济做好事,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有人接腔说:“我什么都不会,只会煮。”“对了,老菩萨经验丰富,不然我们就来煮素食接引人。”大家集思广益,不一会儿,就决定每个月初一开始煮素食,一起邀约社区民众来吃素。一念单纯的善心,成就了素食爱洒的活动。

2016年5月初一因缘殊胜,社区推广素食爱洒开跑。当时叶宝珍的会员姚金链夫妇借出他们家厨房,给志工大德煮素食,中午时分,叶宝珍带动社区志工,尤其是王爱珠和郑玉珍,把热腾腾的素食便当送到林茂(Rembau)和不叻士(Pedas)的独居老人处、自闭症的阿福和哥哥家、林茂老人院的老人。后来配合慈济素食义卖,得到热心大德赞助二十份便当,每个月初一和十五都给这些民众送素食。

在社区推广素食,叶宝珍学习烹调多样化的素食。【摄影:黄秀珍】
叶宝珍把热腾腾的素食送到长者手上。【摄影:黄秀珍】

透过素食爱洒活动,叶宝珍学习如何关怀老人,还烹调多样化素食。同时也成功地让参与的志工见苦知福,深深地感受到行善行孝不能等。任何时间、空间,都可以撒播爱的种子。

勤于推动社区素食爱洒,叶宝珍用心募到二十位会员和几位志工,她不忘邀约大家一起来做环保,救地球;一位大德家厨房旁边的空地做资源分类,不叻士环保点正式开始落实社区,站长是志工姚金链。

◎ 勇敢面对无常

叶宝珍在静思书轩开始推广阅读静思道粮,让资深、年长的志工和长者有终身学习的平台。

在准备导读静思道粮的过程中,她觉得获益良多的是自己,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上人的法髓,才慢慢领悟到增长慧命的重要。其中证严上人的《色难:孝顺的故事》和《生死皆自在》这两本书让她和学员们了解,人一定要有无常观,不论生死的课题发生在什么人的身上,都要学会“放下”。人生不会是顺顺利利,而人生最苦,莫过于病苦,上人慈示:身苦,但是心不能苦。当逆境来时,我们要善解,起大忏悔心,警惕业力现前。

叶宝珍积极推广阅读静思书轩出版刊物。图为她为大家导读慈济志工刘济雨的《修与行》。【照片:尤莲华提供】

2017年,叶宝珍的家庭面对无常,家翁得了胃和大肠溃疡,卧病在床四个月;妯娌也病重,进入加护病房,她善用佛法,稳定道心,耐心地陪伴家翁、关怀妯娌,最后,她和家人平安地度过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2018年初,她又面对另一个人生考验,医生证实她得了乳癌;她了解因缘果报,勇敢面对无常,不起怨恨心,还要感恩,心里常记住上人说的“有佛法,就有办法”。她决定要做个听话的病人,把身体交给医生,把心交给菩萨,快乐地接受逆境来磨。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很顺利,身体渐渐康复。目前只是服药,做例常的复诊和身体保健。

除了自家面对的挑战,还有邻居家的一场大火和会员遇上一场夺命的车祸,在在让叶宝珍体验到无常和四大不调所带来的苦。由于这些事故都发生在她的身边,让她深深体会到上人说的“人伤我痛,人苦我悲”的情怀。

◎ 喜见菩萨云聚

2019年11月6日叶宝珍排除万难飞往台湾,参加第二梯次的海外培训委员慈诚精神研习会及受证。 (注:启程前,家翁病危,老人家于11月10日凌晨五点往生,叶宝珍在11日营队结束后回家奔丧)。

在营队中,她接触到许多经常在大爱台出现的志工,如土耳其志工胡光中和主麻教授、菲律宾志工蔡升航、非洲新发意志工阿美丽娅(Amelia)等人,也看过他们的报导和大爱剧场影片。这回见到了本尊,内心有无限的感动。其中,她见到了胡光中、蔡升航、李伟嵩家师姐许莹莹等等。

叶宝珍听了胡光中和主麻教授的分享,见证慈济的大爱精神无处不在;蔡升航无时无刻都在营队中为本土志工翻译;马尼拉资深志工陪伴十九位本土志工回来受证。他们分享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细述个人习气的改变,她对他们肃然起敬。

她也见到了非洲志工阿美丽娅风趣的分享及发愿:“再苦,也要帮助更穷的人。”、“再苦,也要做慈济。”叶宝珍很敬佩蔡岱霖带着四位莫三比克的本土志工的分享,在最苦难的地方如何把爱启发出来。

2019年11月9日,上人为叶宝珍别上慈济委员证,在短短三秒钟与上人的接触,她把握机会向上人说:“感恩上人”上人慈悲回应:“要精进哦,祝福你”顿时她内心澎湃不已,激动之情,久久挥之不去,当下含着眼泪即刻发愿生生世世跟着上人走,要精进不起退心,才不辜负上人对弟子的慧命而努力。叶宝珍看见上人瘦弱的身躯,内心非常不舍;边走边唱诵着〈想思豆〉就情不禁热泪盈眶。期许自己见人说慈济,广结善缘及把握当下,种好因,结好缘,发挥良能,步步精进,做利益众生的工作。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