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从Me到We 无价的志工服务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人们的价值观随之产生变化,在兼顾家庭和事业之余,有人挪出时间当志工,从服务中体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让人生更有意义。
慈济女众身着委员旗袍,内省安分守己,外显感染力量,让人一见安心,敞开胸怀谈笑风生。【摄影:李经志】

一次,有民众大德看见慈济委员换上旗袍,女性端庄展露无遗,便致电慈济询问:“这一身旗袍在哪里缝制?要如何才能穿上它?”
 
委员旗袍和西装慈诚服是慈济的“礼服”,遇正式场合与活动,成为慈济委员和慈诚的标准制服,须得经过培训、众人推荐受证,才能穿上这袭慈济礼服。

平时节俭惯了的志工朱奕賰(慈集)透露:“慈济旗袍是我毕生最贵、最珍惜的一件制服,不是贵在价格,而是贵在无价。”身为退休人师的她经常思考,年已过半百,教导了无数学生,又有谁可以指导她?后来在慈济遇见证严上人,她得偿所愿说:“上人调伏我的习气,授证我为弟子,还赐予我这身柔和忍辱衣(委员旗袍),我要穿到长长久久,也要穿出无价。”

慈济制服,具有内隐和外显的力量,“内隐”含有提醒内省的意思,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醒自己要安守本分;“外显”则是对他人的影响,对看见制服的人具有感染力,看见蓝色或灰色志工服,能够领会庄重及安心的力量。

除了委员,还有以男众为主的慈诚队,也是推展慈济志业的重要力量之一。不少慈诚分享,当他们穿上笔挺的慈诚西服、恭候上人把证件挂在胸前为他授证时,紧张程度不亚于结婚当年,而且这是人生大事,是继结婚后,再次穿上的隆重礼服,心里是满满的热血与感动。 

◎ 志工培训制度建立

三十年前,慈济精神飘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台商刘铭达(济雨)及简淑霞(慈露)夫妇带领自营的上桥制衣厂员工,在马六甲展开慈善济贫工作。他们亲身见苦、亲手拔苦予乐的深刻体验,心灵深被撼动。靠着口耳相传,不少佛友、亲友自发性加入行善行列,促使志工组织成型,穿着“预约人间净土”上衣为制服,1994年改为浅蓝色上衣,搭配白色长裤,直至2000年才正式更换为丈青色的蓝天上衣,统一称为“蓝天白云”。

早期慈济未有明订的培训制度,随着志工人数增多,举办“慈济精神研讨会”,来充实志工的精神理念及调整团队脚步。【照片:慈济马六甲分会文史组提供】

一念善心付出,还需要智慧来把关,早期仍未有明订的培训制度。随着志工人数倍增,慈济开始办共修会、“慈济精神研讨会”等,台湾资深志工也莅临关怀指导,以充实志工的精神理念及调整团队脚步。

直到2001年,马六甲开始设有志工培训的规范,也承办有系统的培训课程。除了理解精神理念,志工也须得遵守“慈济十戒”、去除不良习惯,以保护身心;再实际投入利益人群的志工服务,分享和启发爱心,最终获得众人认同推荐受证为慈诚委员。

◎ 委员志工肤慰苦难

慈济草创期,制衣厂员工是最早的志工,其中任职会计的林玉招(慈恬),也是本土第一位受证的慈济委员。后来志业发展逐渐蓬勃,吸引更多的佛友、家庭主妇及各行业、年龄层的女众志工加入;承担访贫救苦,急难关怀慰问、医疗、教育等工作。她们一边聆听他人倾诉,一边予以柔言慰藉,“以妈妈心看待普天下众生,用菩萨的觉有情教育自己的子弟”。

例如2000年8月,来自印尼巴淡岛莉莉安.卡玛(Lilian Kamal)及姑姑带着董浩宏(Jimmy)来到马六甲仁爱医院求医,医师证实两个月大的他心脏有孔,需立即进行手术。当时高昂的手术费犹如天文数字。就在绝望和被逼放弃治疗之际,院方代向慈济马六甲寻求援助,志工团队紧急会商后,决定全额补助医疗费。

当时,马六甲委员志工陪着莉莉安一家人北上吉隆坡,还借出住家空间让莉莉安和姑姑留宿,就近陪伴并给予生活协助,并轮流准备三餐送往病房,悉心抚慰家属。当小孩康复出院,志工协助办理手续,带他回到静思堂,贴心准备蛋糕为他庆生,让家属感动得泣不成声。四年后,小男孩蹦蹦跳跳地出现在志工眼前,见证康复成长的众人皆欣慰不已。

雪隆、马六甲两地慈济志工接力关怀印尼小孩董浩宏,并贴心为家属张罗好一切。【照片:慈济马六甲分会文史组提供】
董浩宏康复出院时,志工带他回到静思堂,准备蛋糕为他庆生,让家属充分感受到志工的暖心关怀。【照片:慈济马六甲分会文史组提供】

委员们从事不同的救援工作,也曾踏足国际,于是眼界、气度、慈悲心也跟着宽广深邃起来。例如2014年,志工张秀梅(慈衣)有机会参与菲律宾海燕风灾的赈灾,深入灾区协助发放福慧卡和准备援助金,沿途见多人挤在狭小又潮湿的家,屋外下雨,屋内也滴水;也有人住在帐篷里,连日豪雨导致地面全部湿答答地,但是他们看见志工到访,却开朗邀请大家参观,宛如老友般亲切与真诚。

回到活动现场,雨越下越大,一样吸引了七千多人出席,连走道上也站满人群,张秀梅满怀敬意地说:“我站到脚都酸了,鞋陷在烂泥中,但居民却是全程安静无声,心定而不浮动,成功圆满当天活动。”

投入志工行列,人人勇改习气,培养正知正见。例如过去为家人四处拜拜祈平安的谢乐蒂(慈乐),和先生石汶桦(济乐)一同加入慈济后,改变观念,拒用真钞换假钞去焚烧拜拜,换以捐款做好事,换得家人平安至今。 

◎ 男众慈诚护法金刚

相比较起委员的贞静娴婉,慈诚队则显得阳刚有魄力。其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男众,承担急难救灾、紧急救援,或一些粗重的工作如搬运、修缮、清扫、纠察、机动等,可说是慈济的护法金刚;只要有需要,他们宛如“蚂蚁雄兵”,自动报到,走在前方且全力以赴。 

1997年落成启用的静思堂,是慈济志工心灵的归宿。偌大园区,需要定期修护,才能维持道场整洁与庄严。因此每个月至少两次,一群慈诚队志工总会相约前来静思堂整理花草树木。

偌大的慈济园区,慈诚队定期相约,无偿到来维护道场的庄严美观。【摄影:李经志】
艳阳下,慈诚队一手包办慈济园区的电、水、木、园艺、建筑等各项工作,凡事亲力亲为,靠着摸索,培养出十八般武艺。【摄影:罗秀莲】

此外,园区的围墙油漆、铺连锁砖,以及每一棵花草树木与维修工作,都曾经是大伙儿亲手维护。斋堂用餐的桌子年久失修了,慈诚队动员修复清理,还有艳阳下随传随到的交通纠察组、为停车位补漆等等。无论是电、水、木、园艺、建筑,或是修理轮椅,几乎都由他们一手包办,大家不是专业人士,但都愿意去尝试,靠着摸索和学习,逐渐培养出十八般武艺。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慈济沉重的经费负担,人人累积共同做事的欢乐记忆,就连带在身旁一起做的孩子,也和其他志工的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以致后来都已出社会工作,只要回到马六甲必定相约见面。

当病痛来考,或身体逐渐老化,需要辅具来支撑、代步、移动,或减轻疼痛。过去连续几年的行管令,大众足不出户,负责医疗辅具器材的余根财(惟瑳),手机天天响个不停,拐杖、轮椅、坐厕……几乎供不应求。其中医用病床必须动用卡车运载,疫情期间,慈诚队体恤民众无法出门,常常贴心地将病床载到府上,有时频密至一天四五回的搬运。

一日傍晚,余根财接到一通女生电话,申请医用病床,但是患者回家不足十二个小时就往生了。志工回收病床时,赫然发现女孩一个月内先后失去双亲,独个儿泣不成声,慈诚众人于心不忍,赶快联络就近委员接续关心,希望帮助女生走出心灵与生活难关。

慈诚队把医用病床搬上组屋;面对患者的需要,他们使命必达。【摄影:罗锦福】
重大灾难发生时,慈济志工各司其职,也相互补位,致力行善不遗余力。【摄影:何星煌】

慈诚队也经常在灾难发生时紧急动员,就像社区传出水灾消息,一定会驾着卡车或四轮驱动车外出勘灾、涉水救出孤老长辈到安全地区,或协助采购、载送热食便当到不同灾区去等等;当水位退了,他们也带着装备到灾区倾力清扫。此外,得知照顾户居家需要修缮,慈诚队爬上梯子修缮粉刷,或带着自家割草机,将屋外杂草作清理;或看见电线老旧有故障,也设法修复及安装好,避免更多风险。

在渔村开杂货店,生活比较悠闲的蔡奉添(济光),晚餐后或闲空时,喜欢召集三几位邻居朋友坐下小酌几杯,消遣时间。后来和太太张群英(慈昜)一齐投入志工行列,他经常被召集协助搭建帐篷、排桌椅、搬搬抬抬等,合力完成工作,少有机会参与朋友的聚会,更把喝酒的习惯“给忘掉了”,太太再也不必担忧他的健康。 

兼顾家庭和事业之余,他们愿意挪出时间当志工,为社会作出贡献,从Me到We,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人生更有意义。

而在慈济,无论委员或慈诚,遇事协力动员,各司其职,经常互补,共同成就活动圆满。证严上人因此赞叹弟子们,不只是出钱出力,还要运用智慧,去安贫抚困;“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超人用”,行善付出不遗余力,更期待人人献出一根手指头的力量,集千万人之力量,撑起世界苦难。

Pin It
Tags: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