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人工智能技术 时代的思考

尤芳达博士分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现在及未来的影响。【摄影:刘美贤】

“自动导航的出现,让我们的能力提升或退化呢?五年、十年后,可能我们的工厂都会有人工智能机器人。” 尤芳达博士于讲座会上,为会众解开疑惑及如何为步入智能的时代作准备。

2023年7月22日,吉隆坡慈济静思堂的甲洞书轩举办了尤芳达博士主讲的“人生路上心的力量”分享会暨解惑(三)导读。尤芳达博士是拉曼大学校长兼执行长,考获多间大学的硕士及博士学位。该讲座吸引了逾六十位会众、教育人士和志工出席。现场听众都专心聆听尤博士的讲解和导读。

出席讲座会的会众,专心的聆听尤芳达博士的分享。【摄影:刘美贤】

◎新科技浪潮

尤博士以“现在己进入新科技的浪潮,包括农业、工业和数字”为其讲座会掀开序幕。农业革命是透过人力和土地资源产生财富,那时需要很多劳工。第一次的工业革命,厂家设立很多工厂,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需要很多蓝领工人;第二次农业革命是电力的发明,很多工厂电力化,需要处理很多文书。到了数字革命(也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从工业革命的机械和模拟电子技术向数字电子技术的转变,需要用到互联网;工业第四次革命的推进之后,讯息已经不足以应付各式各样的问题,运作新兴科技如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与机器人的沟通判断事情的对错,解决问题等等……新科技浪潮,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科技与人文结合。

探讨工业革命进程的分享之后,尤芳达续讲述现在的人,花很多时间在网络世界。经过调查,二十五岁到三十岁的人喜欢看脸书,十八到二十五岁的人喜欢看I nstragram ,十八岁以下的人喜欢看小红书,这就是所谓的数字世界。但是这些数字产品却很容易被取代的,就好比我们通常会用谷歌去找资料。然而,去年十一月突然出了Chat GPT(人工智慧机器人),很多人又被吸引去用这一个程序。之前是很多人看脸书,最近群众都被小红书所吸引了,新的浪潮改变得很快,我们需要知道怎样掌握和调整自己。

会众马进强对于C hat GPT的了解是,C hat 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 AI开发。它是一种人工智能(AI) 聊天机器人技术,可以处理我们的自然人类语言并生成响应。简而言之,大家可以向Chat GPT 询问问题,它会给你答案。如果遇到不明白的答案,可以请它简单一点方式回答。进强觉得人工智能可以协助人类减轻很多工作,但是人类就因此比较少用脑,脑的灵活度自然就会减低。

会众马进强对于Chat GPT的了解是,在和机器人聊天,不明白时,可以要求以简单答案。 【摄影:刘美贤】

◎人生路上 心的力量

现在的科技很多都是趋向脑科技发展,脑有一千亿个神经元,人类正在探讨如何将千亿个神经元连接到机器人中,人工智能要如何模仿人脑的神经连接,变成如人脑的智能机器人。人类和机器人不同的是,人会在生活中被影响的,比如小时候接触到宗教,接触到存有善心,常去帮助人的好人,处在好的价值观家庭,自然会学好,做个好人。

不仅如此,在社交和媒体中学习到的,也会影响到如何待人处事。不过有些犯人,因为从小有不好的经验,脑就会塑造出各种不好的念头,当遇到问题时,就会想到用暴力来解决。

诚如上人解惑(三)书里所讲的“一切唯心造,一念心静,事事皆静,一念心邪,念念皆邪恶”,不过只要这犯人肯改变,每天学习怎样做好事,学习说好话,去除恶的心念,可能五年后,他会变成一位善心人士。在【解惑三】的第一章有述:开智慧,悲智并行,福慧双收。我们要开辟一片净土,让人人心宽念纯;智慧与慈悲,必须悲智并行。自己要能够看得开,跳脱苦境,没有烦恼,看见别人痛苦、烦恼,则要感同身受,才能用知足感恩的心去付出。

◎心无得失即忘忧

尤博士亦分享李正富师兄问上人日理万机,毅力从何而来?

上人回答“从无求、无欲、无贪、无私而来!”不论多么烦恼之事,只要事过境迁、就不再想它。再者,心不受名利的霸绊,无人我、得失的烦恼,即能心无挂碍,坚心往目标前进。做人做事,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即可明心见性。将厄运当成一份逆增上缘,才能够随缘消旧业,面对障碍要欢喜接受,放下挂碍就能解脱得失心,人生苦在执着、有执着就有痛苦,能断开烦恼,心无得失,即无忧快乐。反之一天到晚想着谁对不起我,就会很痛苦。对于内心的调整。就要有安定自己的能力。

志工谢雨玹从尤芳达的分享,体会了人工智能科技是未来的大方向: “从情商,即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我们还是要回归到平静的心灵,对外界改变自己;我们要专心的去学习适应,当我们专心时,就会有喜悦和宁静感……”

雨玹观察到现在很多学生都拥有手机,常观看手机会让学生走神,心不能静下来。如果学生的心不能静下来,这将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变成专注,尤博士有提到两种课程即正规课程里的第一个育才即是培养人才,生存的教育;第二个是隐形课程里的育德,培养学生的德性;最后的是育人培育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解惑(三)里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品德教育、要导正偏差的教育,回归人心纯真的本性,只要孩子有好的品德自然能够定心、静心地用功。

会众宋丽萍,在慈济的互联网看到一则介绍尤芳达博士的讲座活动,即与家人一同前来书轩聆听分享。

她谦虚地说,其实开始时,她理解尤博士发表的言论,以及未来如何会发展如此先进?因为科技的发达,导致她很容易上网找到她要的资料。如之前她上网看有关狗的资料,之后手机就会出现很多关于狗的资讯,这也导致她被分心了,她不能专心做事情。

这一次的讲座,让她重整自己的思考,她的女儿现在学拉小提琴,不过觉得很难,想要放弃。听到尤博士讲的,如果脑一直想到很困难,脑的神经元就会连接及显示出难,如果转个念头,继续学习下去,脑的神经元出来的效果,就会是想继续学习。今天这讲座,女儿和丈夫吸收到一些新的知识,可以应用在生活上,同时了解未来的教育与科技相结合,对人类需求来说是有利的发展。

志工谢雨玹认同人工智能科技是未来的大方向,我们要专心的去学习适应。【摄影:刘美贤】
会众宋丽萍(右一),因科技的进步,常上网查看讯息·,而分了心,不能专心做事情。【摄影:刘美贤】

人工智能时代带来新的科技,减轻人类的工作,它不需要进食、不需要繁殖,可以永生及大量复生;人类却需要长期教育和培养,人的心对外界要有适应能力,内心要调整自己有安定的心。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