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慈济孩子心已定 承担传承为使命

参与“2023年慈济海外培训委员慈诚精进研习会-第一梯”,仿佛给符瑷君打了一针强心剂,越发清楚为何而承担。 “我深切感受到有重量的承担,才不会让我在红尘滚滚中随波逐流。”【照片提供:符瑷君】

2023年6月14日,符瑷君终于踏上心灵故乡之土,圆受证的梦。参与“2023年慈济海外培训委员慈诚精进研习会-第一梯”,仿佛给她打了一针强心剂,越发清楚为何而承担。 “我深切感受到有重量的承担,才不会让我在红尘滚滚中随波逐流。 ”

 

“我发愿生生世世跟随师公上人,无论师公上人到哪里,都要成为师公上人的护法,要这样一直走下去……”

2023年6月15至19日,符瑷君(懿慬)在台湾花莲慈济静思堂参与“2023年慈济海外培训委员慈诚精进研习会-第一梯”。 17日当天,唱完〈祈祷〉 ,全场静心许愿一分钟,符瑷君年纪虽轻,但方向已笃定,默默发愿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

◎贴妈妈心 当小志工

头上扎着两根发辫、笑容可掬的符瑷君今年二十九岁。早在十三岁便穿着慈济志工背心,跟随母亲梅宝莲(慈颐)做慈济。当时四十多岁的梅宝莲不幸患上乳癌,病痛不但没让她消沉,反而激发她想为人群服务,于是加入慈济大爱行列。乖巧的符瑷君和哥哥及大姊很孝顺,陪伴在妈妈身边参与大大小小的活动,包括环保、机构关怀、访视、岁末祝福等。 “只要妈妈想做的事我们都会支持,看她做得很法喜,所以就跟着去了。”

符瑷君不讳言,妈妈是家里的精神支柱,妈妈生病对家庭影响颇大。她庆幸在慈济,了解无常随时会出现,也学习面对生死,让她比同龄的孩子还要早熟。 “起初会问,怎么会是妈妈?过去觉得妈妈对我们的付出是理所当然,其实不然,无常会让一切都没了。因为感受到妈妈随时会离开,所以想趁她还在时多听话、多贴心,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时光。”

在善的环境熏陶下,符瑷君变得更懂事,常怀感恩之心。尤其静思语“缺角的杯子换一个角度看它仍是圆的”是她的一帖良药,使她经常换位思考、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我会开始感恩父母和别人对自己的付出。以前只看到自己所没有的,现在会看到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妈妈梅宝莲在墙壁上贴一张再白纸,要求孩子们每天在上学前写上三件感恩的人事物。符瑷君把思绪拉回到那个年代,跟大家分享: “开始随便写,感恩太阳、感恩有饭吃、感恩空气很好、今天可以上学……”语毕,大家忍不住笑起来!

符瑷君在念中学时,透过大爱台得知在慈济有一个名为慈青的团体,很渴望成为慈青一份子。 2013年,当她进入拉曼大学学院(现在的拉曼理工大学)读大一时,一直期盼参加慈青团队的因缘快成熟。一回,在大学的食堂看见一位穿着慈济制服的志工,欢喜不已,赶紧向对方表明心意。自此,她不仅活跃于慈青活动,也承担联络人。

符瑷君分享茹素的心路历程。妈妈渐进式接引家人吃素。她回想十五岁那年,妈妈要求茹素七天,她嘴里吃着菜,心里却想着香脆的炸鸡,和姊姊约好七天结束后马上去享用炸鸡。当她迫不及待来到快餐店,满心期待咬下第一口时,发现原来没想像中快乐,充其量是吃肉的欲望作祟,她领悟:“原来吃素并不难。”十八岁加入慈青团队后,获知上人呼吁茹素,她省思:“既然是善举又做得到,为何不听从师公上人的话呢?”从此她茹素至今。

符瑷君(右)感恩母亲梅宝莲一路陪伴,当其善知识。她自我鼓励:“不能一直把忙碌当借口,一定要继续做慈济。”【照片提供:符瑷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符瑷君(左)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发挥年轻人的力量,挺身而出参与各种纾困计划和支援行动。【照片提供:符瑷君】

◎随波逐流  如梦初醒

原本清楚行菩萨道是人生方向,殊不知踏入社会后,忙碌的生活差点使符瑷君忘了初发心。 “那时我在一家大企业上班,同时以半工读的形式进修硕士学位。生活紧张忙碌不在话下,最要不得是以为自己还年轻,将来有很多时间做慈济,即使认同师公上人的理念,却希望优先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我想这是因为心中没有法。” 她惭愧表示。

符瑷君犹记得在2013年,以慈青身份远赴台湾参加全球慈青营队,当时在上人面前发愿毕业后会回来慈济承担、 “扛天下米箩”。尽管妈妈偶尔会提醒:“什么时候要兑现对师公上人的承诺?”可惜奔波劳碌的她渐行渐远,直至2019年发生一场严重车祸方如梦初醒……

“车祸时,我第一个念头是,'我要出来救更多的人'。当告诉妈妈车祸的事时,她并没有安慰我,只说了一句'师公上人已经叮咛你回来了!'” 符瑷君毅然决然辞职,实践初衷,即从事对社会更有意义的工作,于是回到母校拉曼大学学院当讲师。换工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有更多时间做慈济,朝受证的目标前进。

她回归社区当志工,不仅参与难民CBI计划,亦承担社区副组长。她坦言,事业和志业兼顾的过程不简单,心里时时挣扎、难取舍。她感恩母亲一路陪伴,当其善知识。她自我鼓励:“不能一直把忙碌当借口,一定要继续做慈济。”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可是慈济的援助和关怀行动从未停歇。符瑷君体恤年长的志工是高风险群,于是发挥年轻人的力量,挺身而出参与各种纾困计划和支援行动,包括:防护面罩制作、COVID-19 CBI、K1K守望相助纾困计划、Food Care社区关怀计划等,她说:“师公上人说,这时候年轻人就应该走出来,尤其自己的工作没受到影响,是有福气的人,更要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虽然我也怕病毒,但对的事做就对了。”

2022年,住在沙巴州的母亲被诊断心脏衰竭。符瑷君明白“行善行孝不能等”,因而把父母接来吉隆坡同住,方便照顾。她没因此减轻在慈济的承担,她说:“记得师公上人说过,业力现前时,愿力要更大。”

符瑷君(前排左二)在社区参与难民CBI计划,关怀难民家庭。【照片提供:符瑷君】

承担慈青学长姊的符瑷君期许自己向上承担、向下传承,加倍用心陪伴年轻的慈青,往下扎根。【照片提供:何维美】

◎稳住初心  发愿承担

符瑷君于2021年完成培训课程,并顺利被推荐受证,可惜疫情导致无法如期回台接受上人的祝福。 2023年6月14日,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她踏上心灵故乡之土,圆受证的梦。

参与“2023年慈济海外培训委员慈诚精进研习会-第一梯”,一连五天的课程,让符瑷君受益匪浅,仿佛打了一针强心剂,安住摇摆不定的心,越发清楚为何而承担,她说:“承担时难免起烦恼心,心还是不定。这次回来,看到师公上人非常虚弱,真的是用生命在教我们要精进。上课后,我深切感受到要有重量的承担,才不会让我在红尘滚滚中随波逐流。”

在清修士黄思浩的“安隐乐处,大依止处,动荡中的稳定”课程中,她领悟到净化人心是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 “师公上人说佛法生活化,我们要把头发梳整齐、在外时注重戒律等,一举一动无不是在说法。”

符瑷君(左二)明白“行善行孝不能等” ,把父母接来吉隆坡同住,方便照顾。【照片提供:符瑷君】

承担慈青学长姊的她期许自己向上承担、向下传承,加倍用心陪伴年轻的慈青,往下扎根。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