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亲情可贵 青年返乡尽孝

曾经离乡求学就业的青年,为着亲情重返故乡,逐渐发展自己的兴趣;生活中少了都市的繁华,却多了尽孝的机会,李振濠认为,这样充实的日子也不错!
每月一次环保日,是李士能全家一起付出做环保的时刻。 【摄影:黄玉花】

年轻的李振濠人在外州,致电回家除了父亲李士能(济勋)熟悉的嗓音,偶尔也听见母亲李淑清(慈讯)按捺不住说,父亲身体又不舒服了,不知哪里出现问题。

父亲2015年被诊断患上巴金森症,是他与兄姐们早已知道的事情,当时病况并不明显,仰赖药物控制。最近几年,他回家后频频发现,父亲动作愈见僵硬、右手也抖动得愈加厉害。

各种的不方便影响日常生活,接踵而来是便秘等问题,让身体很不舒服。喜欢追根究底,却无法得到更好的答案,李士能只好相信“病从口入”,频频追问贴身照顾的太太说:“今天你煮了什么给我吃?”个性温和的李淑清,下班回家后忙着煮食、做家务及打点一切,还要面对丈夫的不解和猜疑,再好的情绪也会失控。

小儿子李振濠打从到吉隆坡升学,便计划成为机械工程师,和兄姐们一样在首都就业发展,但身边的巨人——父亲的病况似乎加剧了,要付钱雇人来照顾吗?还是寻找其他治疗办法?他和兄姐们商讨后,决定由自己返回马六甲去。

二十来岁的青年作此决定,原因只有一个:“年纪最小的我没房贷没牵挂,是最适合、有条件回家的人;而且父母年纪大了,身体没那么好,如果身边有孩子陪伴的话,办事比较容易。”潜意识想作父母的依靠,但他其实也有想要修读烹饪课程的计划,只是“兴趣”和“行孝” ,孰轻孰重?他想起证严上人所说:“行孝,行善不能等”,2021年元月,趁着行管令期间,他毅然舍下理想回家去。 

◎ 愿赏不罚 暖心回报

返家后,李振濠仔细聆听双亲面对的问题,上网搜寻了解关键所在,购置马桶垫脚凳帮助父亲排便顺利;眼见他晨起后,耗费一小时刷牙还是无法清除牙垢,再添购电动牙刷等辅助,见他劳动后身体不舒服,向人学习按摩技巧等等,种种生活细节的改善,终于让父亲感到舒畅多了,母亲也松了一口气。

此外,李振濠还协助在网络缴付水电费、税务、保险等等,让父亲不必特别到相关部门去,曝露在疫情风险中。

李振濠为父亲李士能剪脚指甲,协助他无法自个儿完成的事情。【摄影:李淑清】

其实打从一开始,他并未想让父母知道自己返家动机,只装作若无其事说,暂时休假回家,暗地里努力翻阅征聘广告。只是,时日久了,李士能夫妇终于看出端倪。每每谈到儿子的孝心,李淑清是满心的珍惜和感动,李士能更是多次红了眼眶。 

“以前打从心里不相信爱的教育,总认为鞭打教育可以马上见效,但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中学时期的李振濠,调皮好动,一次返家迟了,李士能等得不耐烦,愈讲愈激动,举起手上的藤鞭说:“你知道你欠什么吗?”振濠平静地望着父亲,不假思索说:“欠赏。”精简两个字,让李士能震撼、也楞住了。 

“孩子做错的时候,我们懂得用藤鞭体罚;当孩子做对的时候,我们什么时候会赞赏过他们?”早前为了生活糊口和孩子的学费、医疗费等等,李士能硬生生扛起了家庭重担,让一家人安稳无忧,还拨出时间投入慈济志业,以回馈善心人士无偿资助长女装置助听器的帮助;对孩子的教育只讲求马上见效,忘了上人曾说,要给七分表现的孩子,十二分的赞美。

李士能终于放下藤鞭,学习沟通;待四个孩子长大后,他卸下严父形象,学习拥抱他们。 

“感恩上人‘爱的教育'真好用,让我有福看见,也感受到孩子的贴心。”李士能哽咽说。

李士能一家投入慈济,孩子们也耳濡目染,把善念根植心田。【照片:慈济马六甲分会文史组提供】
李振濠(中)从小在慈济薰陶下,体悟行善行孝不能等,并以父母为榜样,投入慈济活动。【摄影:王钲权】

◎ 环保园区 昔日乐园

回乡一段时间后,李振濠幸运在居家附近找到合适、待遇不错、学习机会良多的工作,下班后还积极投入慈济的环保活动,承担起社区环保干事,陪着承担社区协力副组长的妈妈李淑清著力在环保志业,期待带动更多人投入。 

2022年3月19日,他和妈妈一起在线上的环保公关培训课程分享经验。李淑清笑说,儿子的思绪很清晰,做事前会先作一番思考及规划,遇事才不会手忙脚乱。 

隔天是环保日,一早李振濠和妈妈驾着逾三十年的小黄货车,载着满满一辆回收物,齐来到附近住宅区的环保点;不久,前一晚方从吉隆坡返乡的二姐李彩宁也和父亲抵达现场。 

李士能和李淑清夫妻,与女儿李彩宁和儿子李振濠,投入社区环保回收活动。【摄影:黄玉花】

1996年李士能投入慈济,是马六甲环保志业重要的推手之一,李淑清也一起投入。为了让孩子接触善的环境,每星期最少一次的傍晚时分,一家六口乘着小黄货车,带着两大锅糖水,到慈济马六甲分会去做夜间分类。四兄弟姐妹自小就在环保堆中打滚成长,当年慈济会所的环保站,就是他们的游乐园。 

“当时大人在忙,我们和其他师姑师伯的孩子在一旁玩,自己找乐子,偶尔投入一下做分类,时间到了,自动会出现,聚在一起,喝糖水聊天,很开心、很热闹,氛围很好。”当年的游乐园、那时候的快乐,让李家孩子回味至今。

岁月如梭,转瞬近二十年过去,当年的小黄货车还在,小小人儿早已长大成人,陪伴丝丝灰发的父母耕耘环保,成为众人的得力助手。

纵然从小没有太多的物质享受,却培养了惜福爱物理念。像李振濠并不介意使用旧产品,手中的电脑就是从哥哥姐姐手中承接过来。他说,只要足够应付工作上所需,电脑不是最新款也没关系,还可以使用就尽量使用。李彩宁手中的纸张也是重复多次使用:先用铅笔勾勒出心中想要的图,再用原子笔、麦克笔画写,尽量写满整张纸后,再拿去回收,就可以节省地球资源。 

◎ 人在慈济 各有所得

李士能当全职园丁志工,整理花圃,挖松泥土,让植物和土地呼吸,用心照顾慈济静思堂环境。【摄影:黄玉花】

过去在首都工作的李振濠,一度与慈济脱节,幸好从事室内设计师的二姐李彩宁,主动参与慈济雪隆分会活动,也呼唤弟弟一起做慈济,终于在一场义卖会中,借承担工作人员,把弟弟带回慈济大家庭。虽然工作甚忙碌,两人尚在打拼,李彩宁却说:“生活毕竟是生活,还是需要有一些柔软的元素来平衡自己。上人说,行孝行善不能等,社会上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关怀、帮助的人与事;因此我们除了做好本分事,还要把握行善的机会。”

如今李彩宁在雪隆是准受证的慈济委员,也是社区实业组的活动策划成员之一,用慈济面霜——可掬笑容广结了不少好缘,关怀照顾面面俱到;温文有礼的李振濠真诚细腻,甚得长辈志工疼惜,他坦言最喜欢还是活动量大的环保志业,觉得它相当有发展潜力,愿与志工们协力作出改善,吸引更多人加入,找回当年在环保站的乐趣。 
 
李士能感受到志工法亲的温馨关怀,愿以慈济马六甲分会的园丁志工为终生志愿,天天与花草为伴,让儿女们倍感安心;李淑清则在女儿鼓励及儿子辅助下,勇敢承接起社区副组长,为招募人间菩萨而努力!

孩子们感恩父母的智慧,让他们身处在善的环境,从小培养正向的教育和思想,善因缘不曾间断;李士能夫妇则坦言,当年只想创造机会,不曾要为孩子铺慈济路,他们相信行善行孝最大富,孩子们各有自己的善根和福报,只有真诚努力与祝福。

曾经离乡求学就业的青年,为着亲情重返故乡,发展出另一种工作与生活的可能;生活少了都市的繁华,却多了尽孝的机会,李振濠认为,这样充实的生活也不错!

Pin It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