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成就他人 利人利己

她感觉自己许多事情都做不好,唯独帮人打包素食便当这回事,她力行超过十年不辍,成就四万多个素食便当,她因此感觉自己的人生在加分。

“喂,你要吃饭吗?要吃什么?今天去慈园打包……”上午十一时,近午餐时间,马六甲班台医院妇产科专科诊所助理杨秀华(慈昉)开始拨电到其他部门询问,周枂赪(虑绰)在旁写小抄,做记录。

午餐时间接近了,杨秀华帮忙打电话询问同事订餐,周枂赪在旁做小抄。 【摄影:罗秀莲】

“阿Wong今天没有打包……有些人要糙米和菜、有些人只要菜、有些要一点糙米和菜、有些要多饭少菜……”一张再简单不过的小抄,只写上姓氏,及“饭”、“菜”字眼,周枂赪就能读出各人的需要。

这时,也有医护人员拿着便当盒来敲门,她们多是院内私人诊所的医生、护士、助理、营养师等;不只华裔、友族员工也会过来要求打包。杨秀华说,来这里响应打包服务,有一不明文的规定,就是必须是素食便当。

原来,院内餐厅没有特别设定素食餐,过了午餐时间也所剩无几。故当人缘好的杨秀华,在谈话中提到可以帮忙打包素食便当时,能有多一选项的医护人员可乐了,最高纪录,一天有十五个便当盒等待被填满;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实施行动管制令期间,不少医护人员一星期五天都致电请帮忙打包呢!

◎ 享素回应

记好小抄后,周枂赪到茶水间去,拎着一大袋子的便当盒走出诊所,骑上电单车,到邻近的武吉波浪(Bukit Beruang)社区去。当地有好几家素食餐馆,若非必要,她一次只到一家素食馆打包,多以杂菜饭和面食为主。

取出餐盒,每一个都写上了订餐者的英文名缩写,谁的口味,该拿些什么菜,她都很清楚。曾经也有过遗漏、拿错、买错等经验,但同事都能善解包容;她也尝试选择多样化菜色,每样一些,同事就可以吃到多样菜,遇到不喜欢的也可以互相交换。 ”

素食馆的老板都很清楚,她的便当不能依照菜式来计算,有时候需要称一称。付费完毕,托着沉甸甸的环保袋回到医院,倘若数量太多,电单车驶到大门,同事李玲玲会到楼下帮忙接过袋子。

素食店老板采取目测或称重方式,来计算周枂赪的素食便当。 【摄影:罗秀莲】
周枂赪载便当回来,同事李玲玲到楼下帮忙领取。 【摄影:罗秀莲】

忙碌的医护人员无法抽身,周枂赪常常会贴心地把便当送到面前,让她们马上就有午餐吃。回到诊所茶水间,李玲玲切好水果,杨秀华准备好开胃菜如杂酸菜(Acar)及不同小食,她们以病床为桌,食物摆得满满地。不久,医护人员陆续抵达,吃喝谈笑间,几乎天天来报到的医院骨科专科护士纪丽珍说,过去不知有素食便当,想要吃素的时候,她只能自备面包过来。

李玲玲准备水果当餐点。 【摄影:罗秀莲】
医院护士纪丽珍(左)表示,如果没有素食便当,她想吃素唯有自备面包。 【摄影:罗秀莲】

这天,杨秀华煮了药材汤,邀请大家共享,刚好对面诊所的苏淑美和蔡秀莲两位助理有空,便过来取便当及盛汤,蔡秀莲说:“Chu(周枂赪)风雨不改地照顾我们的午餐,忙不过来的时候,看见她会忍不住说,妈妈来了……”年轻的苏淑美也分享:“有时候遇到下雨天,看她淋得落汤鸡一样,提着便当回来,真的会很感动于她的心意。”

午餐时间,医护人员在诊所茶水间用餐,有时候杨秀华(左一)也会为大家准备蔬食料理。 【摄影:罗秀莲】
诊所茶水间放满各人的便当盒。 【摄影;罗秀莲】

苏淑美是华裔回教徒,她说自己很喜欢吃鸡肉,身边朋友笑她是“无肉不欢”者,可是当听见她的午餐,几乎天天是素食便当时,大家都睁大了眼不能置信!

班台医院糖尿病患辅导员黄夙珊难得提早过来用餐。她说,自从加入医学界后,她在餐饮方面都会大量选择蔬食,或自备便当。三年前来到班台医院,知道可以打包素食便当后,她很高兴,也很感恩杨秀华等人的贴心准备,让她即便下午三点才有空来到诊所,都有一份色香俱全的便当在等着她。

对面诊所的助理苏淑美(左)和蔡秀莲(右),常常请周枂赪帮忙打包。 【摄影:罗秀莲】

她分享,从饮食、药物、活动、生活方式、生活调理等各方面去辅导病人;其中饮食占了百分之五十的影响,故她非常看重饮食调养,鼓励病患摄取多样化食物,特别是各种颜色的蔬菜。

◎ 诊所劝素

谈起诊所推动“素食便当”的因缘,要从杨秀华说起。 2006年,坚持不吃蔬菜的她为父亲祈福而茹素,也因为吃素致痼疾缓和下来;后来参与慈济志工活动,更理解茹素护生的道理,她开始向身边朋友劝素。遇到有人要求代打包,她会说:“可以,但只能打包素食!”

杨秀华早年就开始为父亲健康祈福而茹素,加入慈济后了解茹素护生,更积极劝素。图为2012年的卫塞节游行,她邀请大德响应素食。 【摄影:郭巧云】

身患多种疾病(备注)的杨秀华无法长时间曝晒在阳光下,经常骑着电单车外出到银行或各地办事的周枂赪自然成了打包便当的不二人选。周枂赪笑说,常年素食的杨秀华知道哪一间素食馆的菜好吃、开放和休假时间,因此,她不必操心,只要依着杨秀华的指示去打包就行。

诊所的老板——谢医师也很护持她们的行动,从一开始让司机外出办事时,顺道载她去打包,后来给她半小时到素食馆去;便当盒越叠越高,加上若太迟过去,素食馆菜肴所剩不多时,谢医师特别通融,让周枂赪提早一小时去执行打包的任务。

除了打包,杨秀华不定时会准备素食火锅、方便面大餐等,让更多人能“享素”;对面诊所的蔡秀莲也从中学到了蔬菜方便面的煮法,将各种蔬菜替代肉食,投入汤中烹煮,其香甜的滋味就连家人也赞好!

杨秀华一心一意劝素,周枂赪一星期五天用行动护持他人吃素,如此这般逾十年。若以一次打包最高纪录、及长达十一年的保守估计,竟已成就了四万多个素食便当。

如今,大家都很熟悉诊所是间“素食之家”,也像是“速食之家”,在周枂赪细心张罗下,爱吃素、想吃素的人们来到这里,都能迅速得到饱肚。

◎ 回顾历程

李玲玲曾经两三次帮朋友打包,却面对不同需求、选错食物的压力,故很佩服周枂赪每天中午风雨不改的行程持续逾十年。杨秀华也笑说:“我觉得她很伟大,带着一堆的便当盒,有时候摇摇摆摆地回来,餐盒里的汤只剩下一半,这种繁琐的事只有她做得到。”

回顾这些年打包的历程,李玲玲看得比谁更清楚:“原本她是以菜式计算,每一便当固定取三样菜,但后来接到许多回馈说,我不吃这个,我不吃那个……于是,她想尽办法帮助我们,还要记得八至十人不等的需求,真的很不简单。”

而这一个个的便当也扭转了李玲玲对素食的看法。她说,自己对香菇的味道敏感,认定“香菇是素食,素食一定会吃到香菇”,因此从未想过要吃素。但是周枂赪经常为她选择没有香菇的菜色,还顾及她不能吃包菜、辣椒、煎炸,及一勺饭的要求,尽量选择多菜满足她。

结果,周枂赪一时不慎,一星期三天都让她吃着同样的菜式,回到家妈妈又煮同样一道菜的趣事,令她哭笑不得。如今,即使周日没上班,她都会主动带孩子到素食馆用餐。

◎ 加分人生

回应他人的赞美,周枂赪笑说:“我只是担心太多载不到,或者无法迎合每个人的需求。”

曾经面对一头蜡烛多头烧的生活,已经离异的她如今向往单纯。 2009年因孩子教育而投入慈济当志工,2012年自发性转为素食者,她发现,吃素对她来说是一件简单的事,减轻许多烦恼,煮法相对而言也简单许多。

周枂赪为了陪伴孩子而加入慈济,从中找到为自己人生加分的方法。图为她和孩子曾子轩与曾彦宾在慈少班合影。 【摄影:杨秀丽】

“想太多,心情会乱。”她可以天天吃一样的菜,光顾同样的素食馆,但因为协助打包素食便当,她走过不一样的素食馆,结交不同的朋友,为了护生、结好缘而坚持下去。

“既然别人有心要吃素,我就尽量配合来成就她们。我学习过承担其他事,但是做得不好,唯有为人打包这回事,我感觉自己很有价值,是平凡中的英雄,我在为自己的人生加分,这是我的福气。”她笑眯眯地说。

虽然身有病痛,虽然打包的过程有着不同的经历,她视为自己的功课,学会用轻松心情去面对。而且她的同事们都能明白彼此的局限,一个眼神动作,就能互相补位,且心照不宣。

备注:杨秀华患有鼻窦炎、视网膜脱离、地中海型贫血、红斑性狼疮等多种疾病。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