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不变的频道 穿越岁月和时空

知名表演藝術家及歌手万芳在大爱音乐会上,演唱多首歌曲.在演绎时,更有志工配合手语演出,令人动容。 【摄影:梁倩宜】

暌违十二年,台灣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团队再度来雪隆举办“大爱音乐会”(称大爱之夜)。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转恶为善的<大爱剧场>本尊的现身说法,唤起无数人的记忆。尤其那首大爱電視台的台歌<大爱让世界亮起来>更让台下的志工与会众激动不已。这首歌不但是集体的回忆,更是刻骨铭心的见证。

2025年4月27日,在吉隆坡静思堂举办的三场“大爱音乐会”,一首首经典的慈济歌曲飘荡在人人心裡;来自台湾的資深慈濟志工柯国寿及李定娥夫妇站在台上,分享因家暴几乎导致家庭破碎的心路历程。曾经殴打妻子的柯国寿声声忏悔求原谅,李定娥一句“都过去了。 ”让台下的志工、会众感动落泪。

暌违十二年,大爱台台灣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团队再度莅临雪隆举办“大爱之夜”,唤起无数早期志工的回忆。【摄影:文伟光】
大众掏出手机亮起灯光,为台上的演唱者助兴,但见现场灯光一片,甚为壮观。【摄影:林振胜】

◎暌违十二年 在舞台上重见经典

坐在国议厅,白发苍苍的陈惠兰(慈永)望着台上的荧幕,透过连线讲经堂,目睹柯国寿下跪忏悔,不禁有所感触地说道:

“很久没看到这样的场面了。我第一次看'大爱之夜'是在天后宫,那时是2000年,距离现在已经二十五年了。 ”

对现年八十二岁的陈惠兰而言,当年要看大爱台的节目实属克难。虽然大爱台于1998年1月1日在台湾正式开播。在大马却没有任何管道可以收看。后来,大爱台组团来馬來西亞举办“大爱之夜”,让志工和会众得以透过音乐会或歌唱方式认识大爱台,并进一步了解慈济志业。

在她的印象裡,那时需靠大爱台录制上人开示的光碟,给志工在会所或共修处播放,大家才有机会聆听到上人法语,也才从开示中看见慈济人、慈济事。 2005年,大爱台节目讯号通过卫星覆盖亚洲区,大马用户只需安装小型蝶形天线及一台解码器就可收看节目。唯当时收视讯号不好,效果差强人意,所以也无法普及。

2008年,大爱台与大马网络电视DETV签约,民众只需购买接收器就能链接电视机,可顺畅且清晰地观看大爱节目;也从那年开始,“大爱之夜”不再只是歌唱和介绍慈济志业,而会邀请<大爱剧场>的本尊与剧中艺人前来做见证分享。

“因为是真人真事,来分享的本尊往往引起很大共鸣。有人因为感动而加进慈济,也有夫妻、婆媳关系不好的受到启发,让吵闹破碎的家庭重归和谐。 ”

她津津乐道地说,以柯国寿夫妇为题材的连续剧<回甘人生味>虽长达四十集,但丝毫不觉得冗长,剧情展现善的力量消弭恶念,使破碎的家庭重拾幸福,让她感受到温暖,从此不再观看其他电视台的连续剧,成为大爱剧场的忠实观众。

“我到现在还在追看大爱剧场的戏。有时,在戏裡,还可以重温慈济的历史,知道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慈济人如何动员等等。所以,我常鼓励新进的志工多看大爱剧场,因为可以了解慈济的历史。 ”

她回想开始收看大爱台时,节目种类并不多,但随着时代转变,节目也变得多元化,除了上人开示、大爱新闻、大爱剧场、环保菩萨的故事外,还有包含医疗、艺术、人文、读书、素食等内容的节目。

当大爱台在大马已普及,自2013年起,便不再举办“大爱之夜”。而今,暌违十二年再看到“大爱之夜”重现,依然让她的心情澎拜不已。

如今,网络发达,看大爱台已不需要装接收器或卫星转播,透过手机下载軟件(APP )、网上直播、还有YouTube、脸书(Facebook)等,再加上大爱之友频道,随时随地都可收看节目。

“大爱剧场也跟随时代脚步,集数精简,很接近现代人的生活,很接地气。”她笑眯眯地说最近在观赏的<生日快乐> 及<九如一家人>,令她为剧情动容之余,也感受到大爱剧场的故事和人物愈发贴近观众的心。

曾经家暴打妻子的柯国寿(左二)跪着向妻子李定娥(右二)忏悔求原谅。李定娥一句:“都过去了”,让台下无数观众深受感动。【摄影:陈德铭】
陈惠兰(右二)在早期就见证大爱台节目能淨化人心的力量,她也深被“大爱剧场”的真人真事所感动,从此成了大爱剧场的忠实观众。【摄影:蔡梦萍】

◎走过十八载 爱的频道未曾转台

台上,柯国寿夫妇的分享过后,现场也播放<回甘人生味>片段,那一幕幕触动丁翠柳(虑珏)心弦,她情难自禁地频频拭泪。 

她坦言,自2007年装置大爱台后,经常被节目感动得热泪盈眶。回想当年,因志工何永康的介绍:“大爱台是一股清流,没有暴力广告,所制作的都是真实故事。” 这三句话吸引了刚成为志工的翠柳,马上答应安装。

“当时一扭开大爱台,发现都是说闽南语的,我觉得上当了。因为我不懂闽南语,正想关掉时,正好播放上人开示,不知为何,一见到上人庄严威仪,我被震慑住了,靠华文字幕了解上人所说的道理。就这样,这十八年来,只看大爱台,绝不转台。 ”

同年,当她随同实业组生活营到台湾参访慈济志业,第一次见到上人时,她默默的发愿:“每年要回台见上人;要捐荣董;要捐大体;要茹素;要推广100一百台大爱台。 ”

发愿后,她把推广一百台大爱台列为首要。回来大马后,逢人就说慈济、极力推大爱台。那时,安装大爱台要请专人来拉天线,购买接收器,需要几百令吉,她便善用大爱台一次性收费、无需月费的特点,向志工、会众推荐,她也以节目内容具有淨化人心、传递美善,是值得全家人观赏的频道来吸引大家安装。

她因本身常看大爱台,介绍起来如数家珍,一些素食馆、学校、佛堂、会员、朋友都愿意安装。甚至她也远至金马仑向菜农推荐,结果,有菜农响应,也有酒店老板愿意安装,有信徒出钱为当地一间佛堂安装,让师父们也能收看大爱節目。

在一年内,她所推广的大爱台已超过一百台。她在推大爱台时,会募对方成为大爱之友,每年捐款护持大爱台,同时也募对方成为慈济会员。而每次去收取善款时,会向对方了解观看大爱台的感受。

每每听到志工、会员看了大爱節目而收获满满,她就觉得到处奔波推大爱台是值得的。让她感动的是,素食馆的老板娘也会向顾客介绍大爱节目,募对方装大爱台。

“上人说,淨化人心,社会才会祥和,如果大爱台能淨化一个人的心,就救到一个家庭,帮到社会。慈济人有责任引导大家接触清流。”她感触地表示,其实,观看大爱台,收益最多的是自己。

她回想2014年,丈夫江润富出现脚痛、记忆衰退、举止异常。当江润富欲到医院检验前夕,她在无意中观看由简守信院长主持的<大爱医生馆>,提及脑肿瘤脑积水的症状竟然和丈夫状况雷同,她不由心中一愣,用心聆听,将简院长所说的牢记脑海。

结果,经医生检验后,确认江润富患有脑肿瘤,而且脑积水很严重,需要马上动手术。她很感恩因为听到简院长分析病情,所以很镇定处理一切。所幸,动了手术后,江润富痊愈得很快,并表示自己是从鬼门关走出来。

“如果当时没收看< 大爱医生馆>,我对脑肿瘤和脑积水一无所知,肯定会惊慌,甚至会犹豫要不要及时动手术,要不要多看几个医生,可能就耽误治疗。”经这件事后,她深深体会到大爱台的节目不只有娱乐效果,更传达正确资讯,安定人心。

从十八年前安装大爱台到今天用YouTube来收看。她期许更要广为宣导大爱節目,让更多人看见慈济,她相信,大爱会让世界亮起来!而且会越来越亮!

坐言起行,观赏完大爱音乐会后,她即刻到佛二的“大爱之友”宣导区,为大爱台募一朵朵莲花(一朵莲花马币一千五百令吉),她相信,在大家的护持下,大爱台可以更稳健的向前走……

丁翠柳(右二)与身边法亲手牵手。她难忘2007年在上人面前发愿募一百台大爱台,一年内就超过目标。她欣慰能为大爱台尽心力。【摄影:郑宝达】
为了让大爱台能长久办下去,丁翠柳(右)积极向会众募心募款,鼓励会众成为大爱之友,以实际行动护持大爱台。 【摄影:蔡梦萍】

◎一起看大爱 找到家庭幸福秘诀

与丁翠柳坐同排的纪淑云(虑舍)聆听一首首慈济歌,看柯国寿一家相敬相爱地拥抱,她同样感动及感触。

她想起十多年前,是在丁翠柳的推荐下安装大爱台。当时要装大爱台是受到丈夫反对的,但她想到大爱台是教育台,让在家帮忙照顾孩子的妈妈及年幼的孩子观看,肯定受益。

“我因为要上班,没法陪伴妈妈和孩子。有大爱台陪伴他们,我也觉得安心。”她当时便自掏腰包装了大爱台。

她欣慰看到因为大爱節目,让妈妈找到人生的价值。原来,她的弟弟是无法说话的听障者,为了让弟弟到环保站做环保,她便要求妈妈陪伴弟弟前往。内向的妈妈不善与人打交道,不太愿意去环保站。

当家裡安装大爱台后,纪妈妈在观看<草根菩提>节目,看到台湾环保志工分类资源很仔细,所以也学习如何分纸类、塑胶类等。结果,她在环保站因为分类的很清楚、很仔细,深受环保站人人赞叹。

纪妈妈因被肯定起了欢喜心,也爱上做环保。每星期六会主动去环保站报到,渐渐的也成为志工,接受培训行菩萨道。更难能可贵的是,纪妈妈也自掏腰包帮家乡的亲人安装大爱台。

纪淑云欣慰大爱台让妈妈的人生变得充实,也改变了自己和家庭。她不讳言,自己是职业女性又是志工,忙碌之余还要做家务等,不免抱怨丈夫可以自由自在,不需负担家务事;然而,当她每天上班前,打开大爱台,聆听上人开示,不知不觉中,抱怨少了,学会“甘愿做、欢喜受”,不满的脸色也化为笑脸。

自己的改变落在丈夫眼裡,也影响丈夫愿意在放工后,陪同她一起看<大爱新闻>和<大爱剧场>。从新闻和故事裡,她发现丈夫逐渐了解慈济在做什么,也会被故事裡的人事物打动,甚至会追问:“真的是真人真事吗?”

她笑言,她的丈夫曾经不喜欢她做慈济。她知道丈夫是担忧她要工作、顾家,还要出外做慈济,会累垮。自从观看大爱台的节目后,她明显感觉到丈夫不但不介意她出去做慈济,甚至会感恩她出外做慈济,将福气带回家。

丈夫的认同让她做慈济再无后顾之忧,她也珍惜夫妻同看大爱节目的时光;她笑言,当时大爱台的接收器容易被雷击坏,虽然被雷击坏三台,她依然毫不犹豫的再购买新的。

而今,不需接收器就可观看大爱节目,她就利用手机,在午休时观看上人的<人间菩提>、大爱新闻等。她期许要大力推广大爱台,让人们接触清流的节目,让自己和家庭变得美好。

纪淑云观赏大爱音乐会时,频频被精彩节目打动。她期许要大力推广大爱台,让人人接触清流的节目而变得更美好。 【摄影:文伟光】


志工梁桂珍(明雯)观赏完大爱音乐会后,走到佛二,看到志工在大爱之友宣导区募心募款。她想到今早刚刚收到廉价出售旧车的款项,共有马币一千六百多令吉。当下,她毫不犹豫的透过手机转账,捐马币一千五百令吉(一朵心莲)护持大爱台。

“我因为患癌过后就没有工作,靠储蓄节俭地过日子,本来卖了旧车,打算将钱存起来当生活费。但大爱台需要大家护持,我捐出来很开心,觉得物有所值。 ”

在2015年患乳癌的她,疗养期间甚少出外,便在家扭开大爱台,从早看到晚。在那段彷徨无助的日子,大爱台的节目陪伴她度过难熬的日子。因此,她将刚刚得到的钱护持大爱台,不但不心痛,还充满了欢喜,期待这点小小的护持可以让大爱台走的长长久久。

梁桂珍(左一)在2015年因癌症动手术,在疗养期间,天天看大爱节目度过难熬的日子。身為大爱之友的她期盼大爱台长长久久的走下去。左二是丁翠柳。【摄影:杨文辉】
梁桂珍刚刚拿到售卖旧车的款项,毫不犹豫的掏出手机转账一千五百令吉护持大爱台 【摄影:杨文辉】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