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教育组来到2023年11月12日的圆缘,慈少、亲子班一年的八堂课也告一段落。超过一百二十位学员、家长、老师、会众和慈济志工怀着一颗感恩心齐集佛堂,亲子慈少圆缘 办义卖行善助人,感受一年一度、温馨感人的教育组圆缘。
◎爱的大家庭 亲子同成长
回顾一年来所学心得,不论是教育课程还是参与大组活动如三节合一的“佛诞日、母亲节、全球慈济日”和吉祥月感恩会,学员和家长都有深刻的体会。亚庇慈济副负责人翁敦学(济隆)在致辞时说: “慈济是一个讲爱的大家庭,慈济的志业体也强调爱的教育,培养人人的感恩心。每个家庭要培养'谁比谁更爱谁,不是比谁更怕谁'。回首过去的儿童班走到今天的慈少、亲子班,也有二十五年了,感恩资深老师和志工的付出。颁发给学员勤学奖是鼓励孩子学习要再接再励,发挥自己的良能。 ”
“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太阳光大,父母恩大。”是翁敦学送给在座每一位学员的静思语。希望人人都能谨记并落实在日常生活中。随后,学员与翁敦学及老师们来个大合照,见证今天圆缘的殊胜。
从小受英文教育,又是一名基督徒的何子山家长在分享时称: “孩子在慈济所学的是学校课本没有教的,尤其是静思语。除了孩子的学习,每个月有老师和家长的经验分享,真是获益良多。 ”


家长王雯靖分享到: “为人父母不易,感恩慈济的教育,在课程活动中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和孩子一起成长。老师和志工们的付出令人感动,总觉得孩子需要学习,家长更需要好好学习,了解孩子的成长所面对的问题,才能教育孩子。 ”
毕业慈少古峻佃在百忙中特别抽空出席今天的圆缘,回来看看老师、师姑、师伯,当然也不忘和学弟妹们说说鼓励的话。他说: “在青少年叛逆期的自己,行为很不好,也让父母头疼。记得2011年参演《父母恩重难报经》体会很深,明白及时行孝、如何表达自己,同学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观摩。大学毕业后当志工,看大爱台节目,听师公上人开示,希望学弟妹们在慈济好好学习,肯定会有收获。 ”


◎教育组义卖 小钱行大善
慈少班及亲子班在圆缘时举办小型义卖会是别开生面的一次,也算是一项新的挑战。除了家长和志工们准备的食品外,更多的是文物之类的小东西。举凡图书、文具、积木、布偶、玩具、小玩意……摆在义卖桌上琳琅满目,只卖一令吉或二、三令吉不等,让小学员最有兴趣了。秉持小钱行大善,半小时的义卖会为慈济学习中心募得马币三百余令吉学员们都乐在其中,除了可以行善,也可以在义卖会中学习与人沟通、介绍物品等技巧。


小学员吴炫宏在这次义卖会中感到自己非常有成就,因为捐出的玩具和图书能体现了它的价值;芦苇恒觉得,透过义卖会学习如何运用合理的价格来出售自己捐出去的物品,把义卖所得捐给亚庇慈济学习中心的无国籍儿童,心里很是高兴。慈少吴恩颐表示,办义卖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可以做善事帮助人。
透过视频,证严上人在开示时叮咛: “慈济的志业体有一个共同的方向 —— '爱'。爱是慈悲、爱是善良。教育是希望工程,发挥良能,人生方向没有偏差,就是有价值的人生。 ”
今天的圆缘节目有慈少廖奕璇的二胡演奏〈奔驶在千里草原〉 ,亲子班的手语〈大地的园丁〉和〈小花朵〉获得不少掌声。慈少手语演绎〈让爱传出去〉更是每位慈济人应尽的本分事。


●
人生价值无法用金钱计算,和气教育干事张如春(虑旸)在致谢词时感恩出席的学员、家长以及课务团队的成就。志工们默默的付出,成就今天教育组的圆缘。
现今社会都在虚拟化,教育的责任更重大。 2024年教育组课务已做好准备,期待大家相约来年一起在善的环境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