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雪隆慈济人医会于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举办一场《压力的魅力》学习营,邀来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及心理辅导师,针对有关课题,教导会众如何面对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压力。
◎ 与压力共处
马来西亚注册与执证心理辅导师庄言咏形容,压力无体无形,但它又无所不在。

压力不一定是来自不愉快的事,它可以源自于家人、家庭或环境的因素。它固然不是患病的根源,但会引起疾病缠身。只要正视压力,不难发现它也是一个推动力。
庄言咏从多个个案观察,不建议人们完全疏通压力,因为在这过程中有时会引来孤单、寂寞与无助,乐观地面对压力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言语上的劝导与关怀有压力者,不尽然是个好办法,去了解压力根源并调适才是正确的管道。
一般的解压方法是运动与饮食,而庄言咏有五大秘诀,就是动得恰当、吃对食物、睡得安稳、思想正确与正视自己的个人需求。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层次的压力,透过压力测试量表与连串的问卷调查,大致上可以分为低、中与高三大压力群。
压力的症状可从个人的情绪,肢体与认知行为上显示出来。
一,当压力影响个人情绪时,我们会显得暴躁易怒、喜怒无常,觉得很多事情都很难掌控,也很难自我放松,个人会自我感觉不好或开始减少与他人接触。
二,压力在肢体上所体现的症状包括没精力、头疼、肚疼、腹泻、呕吐、肌肉酸痛、心跳加速、胸口郁闷、失眠、经常生病、失去性欲、手心脚掌易冒汗与嘴唇干燥、磨牙等症状。
三,在认知方面,压力会导致经常担心、思绪混乱、健忘、杂乱无章、难以集中精神、判断力下降与常处于负面思考模式。
一部分人在处理压力时可能会经历精神分裂的阶段,困扰来临时常会因为负面评价、羞愧与否认再加上有偏差的想法,把自己逼到死角。
言咏以《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学员共勉之。
◎ 压力症候群
临床心理治疗师梁耀文指出,一个人的性格,决定面临压力的应对。就像只有半杯水的杯,悲观的人只看到没装满,而乐观的人就看到杯里还有半杯水。其实半空半满不重要,重要的是往水杯倒水的人!因为人的生活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应顺应环境来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梁耀文列出了一张“生活取向量表”给大家做自我检视及打分,倾向于乐观和悲观,作为自我认知参考之用。性格大致上有两种:即A型及B型人格。 A型人格属于主动,时间观念强,凡是要做得最好,讲求速度和成效,缺乏耐心且难以放松;B型人则比较懒散优雅、随和休闲,生活节奏轻松。
根据调查数据,以五千个人做实验,世界上面对十大生活压力事件,顺序如下:配偶死亡、离婚、分居、入狱、近亲或家属死亡、个人疾病或受伤、结婚、被解雇、破镜重圆及退休。
临床心理治疗师戴国伟指出压力有三部曲,即警报阶段、抵抗阶段和疲惫阶段。因此,他劝告大家发现有压力时应该马上处理,而处理压力的步骤是:了解、体谅、准备好、再检视。
◎ 与压力共舞
心理辅导师郑伟贤坦言,现代人面对各种不同的压力,有者能够自理,有者需要寻求心理辅导,通过正确的管道纾解压力。

郑伟贤建议在百忙中,挪出一个属于“我”的时间,进行适当的休闲活动,或做一些能开怀的事来奖励自己一天的辛劳。
当压力来临时,讲师建议几项积极应对方法,如:听音乐、养宠物、笑或哭、约朋友外出、洗个澡、创作活动、园艺活动,把精神寄托于宗教信仰,进行户外或室内运动,或与至亲交谈聊天等。
郑医师示范三项简单的解压法:一,深呼吸;二,渐进式肌肉松弛法;三,进行有氧活动等。
不能小觑“笑”的力量。 “笑”会感染周遭的人,能助我们消减压力,使我们更有力量冲破难关,驱除无形的压力。

压力处理得宜将会是好的推动力,处理不来时反而会让人一蹶不振。压力来时,有者会寄情于不良的嗜好,如:暴饮暴食、抽烟、饮酒或是滥用毒品等等的行为来解压。郑伟贤现场示范如何利用儿童歌曲《A RAM SAM SAM》,配合肢体动作来解压。
◎ 壓力各不同
成金蓮(慈侒)是慈濟委員,患有乳癌第四期的她最近因為進行活動時都有力不從心之感,她明白這是因為對自己有要求的緣故。她說:“今天的課程幫助我認識壓力。生病之後,我更了解很多事情都是由環境造成的,所以我要學習面對和去適應它。今天講師有提到潛意識,其實就是佛法說的八識田。事情完成後不管做得好不好,皆應放下。”
另外,講師說的半空和半滿的杯子都一樣,沒有正或負面之分也讓她大開眼界,她認為這是佛法的精髓。
芳齡十八的陳美欣是八打靈公教中學(SMJK Katholik)大學先修班一年級生。母親看到她因為學業承受很大的壓力,遂帶她來聽課。她笑著說:“講師教導的健腦操讓我釋放壓力,我很久沒有做運動了!”美欣坦承自己讀書非常辛苦,幾乎從早讀到晚,雖然付出極大的努力,但是考試成績卻有三科不及格。她說:“老師勸我要更努力讀書,我心裡覺得委屈,因為自認自己已盡全力。有一天,我的情緒極為低落,想要衝出馬路自殺,只差一步就做出傻事。”

她说证严上人的开示让她有所启发:“我不该把外来的因素看成压力。我的人生路还很长,应该把压力看成是一种推动力,要继续走下去。”她觉得今天的课程让她在日后应对压力很有帮助。
慈青黄熙凯在国际医院大学(International Medical University)沙登大城堡分院主修医药化学系。最近遇到一些挫折,让他特感无助。除了努力学习还得兼顾课外活动,尝试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点,但却遭到同窗的排挤与冷言冷语的对待。熙凯希望透过讲师们的分享,能让自己正视所面对的压力。
在郑伟贤讲师《轻松与压力共舞》的环节,现场示范纾解压力的妙法,如:健脑操、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松弛法等抒发管道,让自己长了知识也期许可以在往后的日常作息中受用。
除了课业上的压力,家人的一些纠纷,让他非常无奈,深感求助无门。然而,在问与答的环节时,他得知有家族心理治疗的管道,希望能够带同家人一起前往咨询。
●
世上没有过不去的事,时间过了,事情也就过了。就如志工黄筑冰说的,自己不能改变天气,但是却可以调适心情来面对变化无常的天气。
(资料来源:郭金桃、谢晓秋、饶富安、林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