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急救应变培训 点燃一线生机

守护生命,从一双手开始。志工用心学习CPR,只为在关键时刻多一分能力,少一分遗憾。【摄影:颜锦源】

生命无常,但我们能透过急救,让 “无常” 转为 “希望”。

2025年4月19日,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举办一场急救应变培训讲座,共有七十二位慈济志工参与。此医疗讲座以“在救护车抵达前,你能做什么?”为主题,特别邀请心脏专科医生黄德威担任讲师,透过理论解说与实场演练,提升志工面对突发医疗状况时的应对能力。

课程内容丰富,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跌伤、癫痫发作(俗称疯痉)、烧伤、气喘、窒息等紧急情境的处理方式。黄医生以浅白易懂的语言,深入解析心脏停顿与中风的关键时刻,特别提醒:“急救最重要的是黄金五分钟,管控每一秒,都可能拯救一条生命。”

◎实操演练 实战中练定力

讲座的亮点,是志工们切身实操。在讲师与指导员的带领下,志工们聚精会神,切实操作。

问答环节中,志工提问:“如遇病人癫痫发作(俗称疯痉),应如何处理?”黄医生幽默地回应:“别看太多武侠小说,咬舌是不能自尽的!”他说,面对病人癫痫发作,志工不需要进行频繁操作,只需记录发作时长,当救护车到场时,转告给救护人员,以便后续处理。也有志工发问:“如遇高血压病人,是否需要停药?”黄医生回应:“病人最知道自己的身体,如果血压上压维持在一百二十,表示药物有效,不能自行停药。”

考虑到突发状态,黄医生说明CPR程序:首先呼唤病人,碰触确认是否有意识;若无,立即要求周围人员拨打九九九报警,并继续检查;如无呼吸和脉搏,立即进行CPR急救。问答环节后,志工们分成两组,由四位资深护士黄玉莲、谢翠芳、柯丽婷、林秀润分组指导,依循CPR与AED正确流程,精心教导并纠正志工们的操作,让实操得到更精确的训练。

两位资深护士现场示范心肺复甦术(CPR),学员专注观摩,学习急救要领。【摄影:颜锦源】

◎急救知识 最温柔的守护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急救知识应该更广泛地推广给大众。”黄德威医生语气坚定地说:“生活中突发状况无法预测,或许就在我们走在街上,在平凡的日常中发生。如果我们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就能在第一时间提供协助,争取送院前的黄金时刻,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与康复机会。”

这次参与静思堂举办的急救培训课程,黄德威医生感触良多。他指出,在马来西亚,急救意识仍然偏低,尤其志工团队逐渐迈入高龄化阶段,更凸显普及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如果每位志工都能掌握基本急救技能,不仅能守护身边的照顾户,更能彼此照顾,让年长的志工安心投入服务。”

心脏专科医生黄德威透过理论解说与实场演练,提升志工面对突发医疗状况时的应对能力。【摄影:颜锦源】

作为当天协助指导实作演练的资深护士林秀润感触良多。她温柔地分享道:“其实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急救知识应该被更广泛推广;因为突发状况无所不在,也许在街上、也许就在身边,如果我们懂得基本急救,就能在第一时间为他人争取生机。”

林秀润也坦言,虽然培训课程只有短短两小时,但志工们的学习热情令人动容。“他们本身对急救并不熟悉,但他们愿意发问,愿意动手操作,这就是很好的开始。未来若能定期举办短期培训,安排更多实际演练,例如CPR模型操作,相信大家能在关键时刻更有信心。”林秀润最后感性地补充道:“每一次学习,都是在为生命增加希望。不论是家人、朋友,还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只要我们有心学、有心做,就能点燃一线生机,为世界添一分温暖。”

资深护士林秀润表示只要有心学、有心做,就能点燃一线生机,为世界添一分温暖。【摄影:颜锦源】

◎体会坚持 回忆化为动力

覃江玲在课后深有感触地分享:“今天上课最深的感受,是我终于掌握了CPR按压的力度,还有正确的姿势。”语气中带着坚定,也流露出些许疲惫。她坦言,这样的动作确实十分消耗体力,“毕竟我们不可能经常练习,但如果哪天真的需要用到,旁边又没有人帮忙,你只能坚持。因为你不进行急救,那个人可能就回不来了。”

谈及过往的经验,覃江玲哽咽地回忆起一段难忘的往事,小狗因噎住而窒息离世。“那时候我真的什么都不懂,只会抱着它哭,送去医院的路上它已经变紫了……我后来想,如果我当时早一点学这些知识,也许我能救得了它。”这段心痛的回忆,成为她持续学习急救知识的动力。

“我们年纪渐长,身边的亲人、孩子、老人家,总会遇到突发状况。能够多学一点,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责任。”她也分享自己曾遇到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情况,因有医疗知识,能及时提醒大家散开,避免不幸的事发生。

“急救知识,不是只在书本中存在,它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覃江玲深信,时代在进步,知识也要与时俱进。“今天课堂上,医生釐清了很多从网路或影片中听到的错误观念,让我们学会了分辨什么才是正确的。”她语带坚定地说:“只要我们愿意付出、愿意学习,就能在人生的每一阶段发光发热。”

覃江玲(右)发现急救知识,不是只在书本中存在,它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摄影:颜锦源】

◎初心学习  即时伸出援手

首次接触急救知识的郑增炎,带着一颗谦逊学习的心来到课堂。“像CPR、心脏病的症状、使用AED、紧急情况处理,这些都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虽然一下子无法完全吸收,但一点一滴地学习,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他体会到,虽然自己并非医护人员,但若在能力范围内,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即时伸出援手,“哪怕只是帮助一点点,也可能为生命争取到宝贵的一线生机。”语气中满是期待与使命感。

同样怀抱着学习初心的,还有年仅十八岁的陈昀玮。他坚定表示:“我是真心想来学习的,不是被妈妈叫来的。”虽然课业繁忙,仍把握机会报名急救课程,只因心中有着一份守护生命的渴望。“如果未来遇到家人或路人突然倒下,我希望自己能即时施以急救,甚至有机会挽救一条生命。”

在课堂中,他感恩资深志工的耐心指导,也期盼未来有机会继续深造。年轻的心灵,在这一天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未来定能成长为守护生命的一股温暖力量。

郑增炎(中)表示愿意学习,是一个好的开始。【摄影:颜锦源】
虽然课业繁忙,陈昀玮仍把握机会报名急救课程,只因心中有着一份守护生命的渴望。【摄影:颜锦源】

◎以学促行  为生命尽一分力

陈淑丽因缘际会下参与了这场急救课程。“因为名额有限,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她在课堂中深刻体会到实作演练的重要性。“CPR虽然只是初步体验,但要做到快、稳且正确,真的不容易。不过,至少愿意学、愿意尝试,这就是我踏出的第一步。”

同样以精进自我为目标的,还有许美兰。这是她第二次参加此类医疗课程,她坦言:“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非常薄弱,也没有太多时间进修,所以每次有机会,都要好好把握。”她深知,急救知识不只是保护自己,更是守护他人的责任。“生命真的很脆弱,我们也无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如果能及时施以急救,也许就能提高对方的存活率。”

课堂中,她特别留意如何正确应对无呼吸患者,从冷静呼救、观察颈动脉,到即时施作CPR并使用AED,每一个步骤都牢记在心。她也期许自己,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孩子、丈夫和周遭朋友,让更多人从中受益,一同为守护生命尽一分力。

陈淑丽(中)深刻体会到实作演练的重要性。【摄影:颜锦源】
许美兰(右蹲者)深知,急救知识不只是保护自己,更是守护他人的责任。【摄影:颜锦源】

急救,是在生死关头间伸出的那双手;是以爱与行动点燃的希望之光。在这场静思堂举办的急救培训课程中,志工们以谦逊的心态学习,以坚定的行动实践,每一分用心,都是对生命最温柔的守护。

从医生及资深护士到每一位参与的志工,彼此接力,串起了守护生命的力量,也在心中种下了慈悲的种子。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