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祝福声中挥别昨日 奔向更好的明天

 机缘难得,奥卡(左二)和阿娇(右二)与女儿们在巨大的红包模型前留影【摄影:何赞文】

“……我的世界曾经只有黑暗,重重的黑暗让我看不到希望,透不过气来……现在我很庆幸坚持不放弃是对的选择,因为,我看到有希望的明天……”缅甸难民阿娇拭去眼角的泪水,露出一抹微笑。

2023年2月12日,来自缅甸的阿娇(Ah Jiao)在志工何赞文(惟宾)、谢惠英(虑洵)陪同下,与先生奥卡( Okkar Aung)及十四岁大女儿、五岁小女儿出席慈济雪隆分会举办的岁末祝福。

身为佛教徒的阿娇踏进静思堂,礼拜“宇宙大觉者”时,心中顿时感到踏实、轻松和自在。她感叹来大马十多年,一直没机会到佛堂礼拜,今天来到静思堂,宛如回到久违的心灵之家,喜悦和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阿娇看到竹筒岁月区放着大瓮,有人投钱进瓮,也有人拿着竹筒扑满,将竹筒里的钱倒进瓮里,当她得知瓮里的钱是救济最近受地震蹂躏的土耳其灾民,她也掏出散钞,拉着五岁小女儿的手,一起将散钞投进瓮里。

对阿娇来说,这一点点钱是她力所能及的祝福,曾经在绝望中获得援助的她深知受苦的人最需要每个扶助的力量,哪怕只是一丁点也能救济水深火热里的苦难人。

阿娇带着小女儿将散钞投进大瓮里,希望自己小小的力量也能救济土耳其的灾民。 【摄影:凌秀慧】

◎ 平静的生活被打乱

第一次参与岁末祝福,坐在讲经堂里观看节目的阿娇,在聆听志工黄观进的分享时,对方的一句话:“为了孩子,有勇气活下去”触动了她的心弦,眼眶不由湿润了。

台上,坐在轮椅里的黄观进,诉说自己遭受到的不幸:从高处摔下而导致下半身瘫痪、连锁店生意结束、妻子往生……他哽咽地表示为了年幼的儿子,再怎么苦都要活着挺过难关。

黄观进的这番话令阿娇深有同感,她回想自己也曾经为了孩子,在最艰难的时刻,没有放弃家庭,而是选择面对。

四十岁的阿娇回首前尘往事,深有感触。她自2008年和奥卡一起偷渡来大马,以难民身份在大马落脚后,两个人的家因两个女儿的诞生而成为四口之家。为了生计,没有工作准证的阿娇和奥卡偷偷在餐馆工作,生活虽刻苦却也能温饱。

“我们很努力工作,想拼命赚钱,让生活过得好一点,让我的女儿可以到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想存钱等待移民到第三国家。虽然在这里要时常躲避执法人员,难免会提心吊胆,但为了孩子和将来,我们也没有太多顾虑。”

阿娇非常节俭,所赚来的钱都不舍得花费。她以为只要和奥卡一起打拼,赚足够的钱移民,一家过安定温饱的生活就是幸福的未来。可是,没想到,2012年,奥卡突然失眠、脾气变得暴躁、整天自言自语。阿娇发现他越来越不对劲,遂透过联合国难民署的人员介绍去看医生,才发现患了精神分裂症,需靠吃药来稳定情绪。

奥卡的病让阿娇手足无措,也打乱了生活。她因要做工,无法全天候看着奥卡,结果,奥卡把一个月药丸全吞下去,造成人事不省,幸送院急救后才苏醒过来。

阿娇除了工作还要照顾才三岁的大女儿,她实在无法应付奥卡病发时的状况。于是,透过族群帮忙,让奥卡暂时住在族群的服务中心,有同胞照料,带他去看医生、接受药物和心理辅导,渐渐的,奥卡病情稳定下来,遂回到自己的家,也重新找到餐馆的工作。

◎ 心中石块  越滚越大

阿娇庆幸十多年来,奥卡靠吃药稳定病情。她以为自己的难关已过,没料到,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爆发,我国实施全国行动管制令,导致餐馆生意无人问津,而奥卡和阿娇也被迫失业。

在面对疫情、没有收入的日子里,有同胞、前餐馆老板娘、善心人士布施食物,阿娇一家还不至于陷入困境。然而,2021年年初,奥卡被医生诊断出患有晚期肾病,更因急性肺水肿伴高血压被送入吉隆坡中央医院时,医生建议每周需接受三次洗肾治疗。
“肾病、洗肾”这个陌生的名词宛如晴天霹雳,令阿娇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黑暗,她不知道奥卡为何会得到这种病,她也没心情和时间去追溯病源,她只知道要尽快为奥卡找到固定的洗肾中心。

“因为我们的身份,不是所有的洗肾中心都愿意接受。为了寻找洗肾中心,我吃不下睡不着,整整一个月,天天早出晚归,到各处的洗肾中心询问,甚至也跑到怡保去找……”

那时大马还处在行动管制令期间,要出门实属不易,然而,为了奥卡,阿娇已顾不了那么多。奥卡不忍见她到处奔波,也担心长期洗肾要花很多钱,他对阿娇表明要放弃治疗。

彷徨无助的阿娇除了鼓励奥卡要振作外,她不敢在奥卡面前掉泪和诉苦。幸在她到处求助下,得到奥卡看诊的精神科医生介绍,才找到可以长期为奥卡洗肾的洗肾中心。然而,每个月的洗肾费加补针和交通费,竟然高达三、四千令吉,这是阿娇无法负担的费用。她要求医生是否能每星期只洗一次,医生表示最少需洗两次,否则会危及性命。

因奥卡的病,储蓄花光了,阿娇再次找到餐馆的工作,但入不敷出,洗肾费和大女儿的学费、房租费犹如越滚越大的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不管她如何拼命工作,钱永远都不够用。

为了能兼顾家庭,阿娇选择在餐馆做晚班,下午四点做到凌晨五点。担忧、疲惫的生活日复一日,好几次,她沮丧地想着自己的世界除了黑暗,已看不到希望了,每每在最难熬时,看到女儿,不由燃起面对明天的勇气。朋友见她深受身心煎熬,劝她不如放弃这个家,带着女儿去过新生活。

阿娇毫不考虑的拒绝,她感念夫妻恩情之余,也顾及两个女儿改天若问及爸爸,她将如何回应?何况,女儿们已是懂事年龄,更不能做出伤害她们心灵的决定。

◎ 在绝望中  盼来希望

不放弃就有希望,在阿娇最艰苦的时候,一位患有肾病已移民到加拿大的同胞打电话给她,建议她寻找慈济的援助。一言惊醒梦中人,阿娇虽不甚了解慈济,却曾带大女儿去慈济的义诊中心看病。

于是,她到慈济义诊中心寻求援助,义诊中心的医护人员遂提报给慈济慈善组。何赞文接到提报,于2021年8月电访后,也与同修谢惠英及志工登门拜访。

第一次来到阿娇的家,就让谢惠英很不舍,因阿娇所住的地方位于吉隆坡闹市惹兰阿罗街的店屋楼上,那是一间只有三百平方尺左右的小房间,地上铺两张薄薄的床褥,是一家四口的'床',四周墙壁挂着一些用具、衣物,而靠窗的一隅则放着一些碗碟、电饭煲等。这间房除了睡觉外,也是大人和小孩活动的空间。

房间局促、狭小,却是阿娇一家十多年来的安身之处。面对陌生的志工,阿娇毫不隐瞒的说出困境,虽然她在5月和8月获得联合国难民署CBI 专案的补助金共有四千多令吉,但已全部拿去付还先前所欠的洗肾费,而大女儿的学费和房租已半年未付。

一脸愁容的阿娇坦言房东很有善心,不但租金比其他地方便宜,而且在得知她困境后,也容许她欠租,加上她工作地点就在楼下不远的餐馆,方便有什么事情,随时可以回家看看。然而,她忧虑若常拖欠洗肾费会导致奥卡无法洗肾,也担忧拖欠学费会令女儿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志工目睹憔悴的阿娇双眉深锁、眼神呆滞、心有千千结的模样,不由深表同情,团队商议后,决定为奥卡申请洗肾费,让阿娇可以安心工作和照顾家庭。

当阿娇得知慈济无条件补助奥卡的洗肾费用,她感到惊喜又觉得不可置信,直到慈济将每个月的洗肾费如期送到洗肾中心,她才放下心头大石,频说慈济志工就是来救助她们的菩萨,不但解了燃眉之急,志工每月的到来更让她感到有所依靠。

◎ 心中的忧伤被冲淡

每月,谢惠英和何赞文都会来做家访,几次接触,发现独自扛起家庭重担的阿娇性情急躁,遇到大女儿不听话,没有做家务时,她会发脾气责骂,大女儿蓉蓉( Eaint Zin Phu )处于青春期,也会顶撞妈妈或与妈妈冷战,弄得家庭气氛不好。

谢惠英深知阿娇压力大,无法克制情绪。于是,她除了言语上给予安慰外,得知阿娇懂得华文,便送她一本《静思语》,为了也能让懂得英文的蓉蓉接触静思语,遂也送中英文版的袖珍型《静思语》给她。

谢惠英(左)带来志工赠送的冬衣,让阿娇(右)小女儿试穿,小女儿试穿后,舍不得脱下来。【摄影:凌秀慧】

母女俩十分喜欢短短的好话一句,尤其是阿娇,每次感到烦躁时,会翻《静思语》、一句句读着,虽然,读过的句子无法全记住,但触动心灵的好话常令她有所体悟。

“有一句静思语,'皱眉和微笑都是一个表情动作,为何不微笑度过每一天?'我觉得很有道理,既然有得选择,为什么不选择开心一点呢?”

一念及此,阿娇觉得心中的忧伤也被冲淡了。再读到“感恩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她回想过去一直都遇到贵人,当她要带奥卡去看医生时,同屋的房客会轮流帮她照顾女儿;蓉蓉学校的老师曾协助寻找洗肾费的管道;还有善心人士、同胞、慈济的援助、关怀在在温暖她的心。

阿娇对谢惠英说:“我不会再去想过去怎样苦,我会一直想念帮助我们的人。我也会把握现在,好好生活,我相信未来会是美好的。”许是心情改变,对女儿也多了容忍,善解,不再碎碎念,母女的摩擦逐渐减少,家庭气氛和谐多了,甚至,阿娇脸上也多了笑容。

阿娇每当心情烦躁或得空时,会翻开志工送的静思语,一句句读着,深有领会。【摄影:凌秀慧】

一年多的关怀,何赞文、谢惠英和阿娇一家建立起亲友般的情谊,每次到来,会陪伴孩子一起读静思语,讲故事、玩游戏,也会鼓励沉默寡言的奥卡,帮他加油打气。阿娇坦言,因为有志工的关怀,她的世界不再黑暗,而是看到了阳光。

2022年7月,阿娇接获美国移民局来函,表示已批准奥卡一家移民到美国。阿娇一家大小喜不自胜,在几个月里办理好一切手续,包括做体检、打疫苗、上培训课以了解美国的文化、风俗、语言、工作、政府福利等。

2023年2月,阿娇喜悦地向何赞文表示,美国方面有信息传来,可能很快就可以前往美国了。她欢喜地诉说,到了美国,他们一家就有合法身份,可以居留可以工作,更欣喜的是,奥卡享有免费洗肾的福利,甚至有机会换肾,女儿也可以免费受教育到十八岁。

阿娇的喜悦也感染了何赞文、谢惠英。两人寻思美国此时正处于冬天,气候寒冷,务必要为阿娇一家准备冬装御寒。

谢惠英想起静思堂在12日办岁末祝福,她遂向何赞文建议,邀约阿娇一家前往参与,让阿娇多了解慈济,同时也可让阿娇到静思堂附近的慈济增江惜福区寻找适合一家大小的冬衣。

何赞文(中)带着阿娇(后)及其小女儿在慈济增江惜福区选取适合的冬装和保暖的帽子等。 【摄影:凌秀慧】

岁末祝福的内场节目结束后,阿娇一家从讲经堂出来,手握“欢喜有缘福慧红包”,掩不住满脸的喜悦。尤其是阿娇,更是感动满满,慈济大藏经影片令她深感慈济人付出的爱真是无私的,像此次,一些素未谋面的志工听闻他们一家要移民美国的消息,纷纷给予祝福外,也拜托何赞文送来一些冬装,真的暖了自己的心。

缅甸难民奥卡(左)和阿娇(右)携同两个女儿出席岁末祝福,领取上人的“欢喜有缘福慧红包”后,留下喜悦的身影。【摄影:凌秀慧】

阿娇坦言,现在她终于明白钱不是万能的,以前奥卡还没生病,她以为什么都可以靠钱解决,然而,奥卡病痛缠身时,她才发觉金钱买不到健康,没有健康身体最可悲。因此,在祈祷时,她不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日三餐温饱就好。她也真心祈求世界不要有那么多灾难、那么多哀痛,希望天下无灾无难,平平安安,大家身体健康。

何赞文(右)在展览馆,透过看板向阿娇一家介绍慈济缘起、四大志业。【摄影:凌秀慧】

阿娇一再向何赞文、谢惠英致谢,感激他们陪伴到增江环保站的惜福区选到十多件适合的冬装,还在静思堂的展览馆,透过看板,详细介绍慈济的缘起、志业,令她对慈济有了深入了解,最感动的是还得到证严上人的红包。

“这个红包是很珍贵的礼物,是金钱买不到的礼物!因为,红包里有上人和慈济人的爱和祝福,我会好好珍惜。”

阿娇还有一个心愿,因她在捐钱时,看到有位印裔老妇持着竹筒扑满,将里头的钱倒进大瓮里,当时她很震撼,觉得年老的印妇都能助人,自己更应该也付出一份力来助人,于是,她向何赞文要了竹筒扑满,希望在去美国前,也能日日小钱行大善。

当下,阿娇期许自己到美国,生活安定下来后,她会去寻找当地的慈济会所,希望能参与慈济活动,因为,她领悟到能做助人的人最有福报。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