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书、小说、绘本、工具书……报到后的孩子,沉浸在二手书集寻找心头爱后,马上坐下阅读,仿佛掌握了开启知识殿堂的钥匙。慈济栽培学子,除了奖助学金,还有各项专案、活动和人文讲座,冀滋养孩子的心灵,鼓励他们站上巨人肩膀看世界。
“很开心看见许多家长同时出席这场活动,证明家长非常关心您的孩子。”2024年11月3日,林志君副警监对现场济济一堂表示赞叹。
今年,慈济奖助学金颁发典礼(简称:颁发典礼),特邀林副警监和刘珍娟伍长,莅临与亲师生探讨,近年我国日趋严重的校园霸凌课题。
早晨,刘珍娟伍长先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相关课题的理解,再进一步解说“校园霸凌”的定义、种类和刑罚;午间,林副警监则播放近期发生、前程似锦的孩子在学校遭受欺凌而丧失性命、家人亲友悲不自胜的影片,提醒在场的莘莘学子,校园是向上学习的清净学府,并不是他们为了“一时好玩”或彰显“英雄主义”的行动,这只会换来更多家庭悲剧及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
当事件发生、警察付诸行动,滋事者将被拘捕、扣留,等待审判;一旦罪成,犯罪者可能面临监禁、罚款、鞭笞等刑罚。两位警官不约而同展示罪犯被鞭笞的画面,令学生惊呼连连。他们强调,此藤鞭并不像课堂上教师所持有的幼细藤条,一旦抽打在罪犯身上,疤痕将烙印身上,永不褪去。
如何遏止及预防霸凌?警官分享多种方法,例如校方可以制定条规及安装CCTV监视器,遭受霸凌的学生可以向学校或各方求助,记录事件发生经过及拨打热线等。孩子受欺凌,需要各界认真看待及伸出援手,避免悲剧再发生。
年仅十四岁、就读中二的林紫微同学首次申请奖助学金,因优良的行为而获得品德奖的鼓励。长相清秀、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她,小学曾经遭受同学霸凌,不仅对她的外貌诸多批评,还在她的课桌上写下具有侮辱性的字眼,甚至将她拉入群组进行言语攻击,让她深感痛苦,一度难以承受,萌生不好的念头。幸而,她懂得向学校辅导老师与校长求助,在老师的鼓励下,她重新找到力量,告诉自己“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并在这样的信念下走过低潮。
进入中学后,林紫微遇到一位知己,她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彼此互相加油打气,让她逐渐敞开心扉,从郁郁寡欢变得较为开朗。她积极学习,成绩逐步提升,从班级排名的三十多名上升至十多名,证明了自己的努力与进步。未来希望朝医疗领域发展,将来能够利用医疗知识帮助他人。
◎ 交通电脑 绊学变伴学
就读中六、个子瘦小的玛菈丝里(Malasri A/P Visualingam)受邀上台,在下午场次颁发典礼上,与众分享她的故事。
“父亲去世前,我们的生活还过得去;父亲去世后,我们陷入经济困难;妈妈面对交通问题,从工厂女工变成食堂助理,一天收入马币六十,要缴付屋子租金等等,入不敷出……”自从五年前发生变故后,母亲卡娜吉(Kannagi A/P Mukutalayan)因教育程度不高,身为长女的玛菈丝里成了家中的决策者,也是母亲的依靠。她不仅要处理家事,兼顾学业,还成为三个弟妹的小老师,导致一天时间不够用。更甚的是,她住在郊区,学校距离较远,还有左邻右舍孩子有同等遭遇,以致小货车型的校车常常供不应求。家中连脚踏车也没有的她,常常找电召车上学,一次八至二十令吉不等,成为妈妈无法承受的负担。
“感恩学校老师推荐妹妹申请慈济奖助学金(简称:奖助学金),帮助我上学的交通费,也让妹妹接受线上英文课辅,成绩明显进步也减轻我的责任;慈济还送给我手提电脑,让我中六的课业不再烦恼。”
“我的求学路不容易,但还有人比我更辛苦;我们并不富有,但还有助人的能力。母亲时常告诉我,我们尽可能靠自己解决问题!”虽然目前无以为报,但玛菈丝里会到社区课辅班当小老师,或全家响应小钱行善及捐米扑满,让自己也能手心转向下助人。
◎ 回馈行动 感念爱相随
九岁可爱的马来学生诺贾西(Nur Qaseh Awfiyah Binti Ab Rashid)是名白血病患者。三岁时因经常发高烧,送院后被医生证实患病,自此需要经常到吉隆坡接受化疗,造成庞大的经济负担,促使她的父母寻求社会慈善团体援助,因此认识慈济,如今已从医疗费转为生活补助。
诺贾西平时有投竹筒的习惯,每一次投竹筒时,都会感恩志工的爱与关怀。她两名哥哥每年都获得奖助学金。一同陪伴出席典礼的诺贾西很羡慕哥哥可以上台领奖,她都会问父母为什么她没有被老师推荐?原来之前她经常到医院化疗而需要向学校请假,不符合申请资格。今年志工黄秀萍(慈凯)欣慰看见她逐渐康复,学校课业也相当积极、慢慢跟上学习进度,因此第一次为她推荐奖助学金。当首次踏上慈济舞台,她的内心是雀跃万分,也因台下人多而紧张害羞,她说自己最喜欢〈跪羊图〉的表演了!
此外,就读中学的迪文(Diivan A/L Jay Kumar)获得奖助学金多年,与第二年获奖就读小学的妹妹塔莎(Tasha A/P Saravanan)开心地与母亲和外婆出席典礼。
母亲阿穆塔(Amutha A/P Edumpayan)表示,自己单亲靠着在工厂工作抚养五名孩子,有时家里白饭配着酱汁过日子,她母亲会骑着摩托去油棕园割油棕叶,载回家制作扫把,帮助家里开销。生活非常艰辛,但孩子的教育不能断,她期待透过教育翻转孩子的人生,未来能拥有好的工作。
目前大女儿在沙巴就读大学,二女儿今年刚进入学院就读。她欣慰地说:“很感恩慈济这一路来对于孩子教育上的帮助,大女儿也曾获慈济助学,二女儿9月才获得慈济赠送电脑设备,协助解决学业上的需求,两个小儿子和小女儿成功获得奖助学金,真的减轻我很多负担。”
志工教育关怀,从中了解一家生活情况,将慈济食物银行每个月派送免费物资的讯息分享给阿穆塔,自此阿穆塔每个月申请慈济食物银行物资,节省一笔家庭开销。塔莎天真无邪地说:“看见母亲非常辛苦地工作,感谢慈济给我们食物,给我们奖助学金,开学可以采买上学所需,也帮助我姐姐们念书,谢谢大家的爱心援助。将来我要当一名警察,保护好人。”
相对于塔莎的落落大方,腼腆的迪文害羞地表示,自己成绩尚可,但是奖助学金的鼓励,他的成绩有进步一点,并感恩慈济给予免费的线上课辅辅助。兄妹俩今日带来家里的爱心扑满捐献,且阿穆塔每个月固定捐款五令吉,感恩慈济和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帮忙,一家也以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
◎ 志工服务 眼界变开阔
“今年是我第七年领奖助学金!”十九岁的杜尔迦斯里(Durgaaah Sri A/P Chandrasegaran)笑脸盈盈,和闺蜜颜玉英并肩而立,从容不迫,与十二岁初见志工时,非常害羞,经常躲在人后或房间的样子相比,简直脱胎换骨。
她坦言,年幼时在学校只有一两个朋友,遇到问题只敢向妈妈诉说。后来,上门关怀的志工给予她许多鼓励,劝她多交朋友,扩大社交圈子。没想到她把志工的话听进去,再加上饲养了一只能纾解烦恼的宠物狗,逐渐蜕变成今日的自信模样。
志工有感她的改变,今年她以志工服务代替小册子,走出去接触社会。没想到触发她的热情,在慈济活动中自动自发做事,每月环保日还邀请闺蜜和邻居一起到环保站、环保点做环保。她说:“我们爱购买东西,但却不懂得处理手中的垃圾,环境污染可以降低国家形象,我们需要更懂得保护环境,也必须懂得分辨手中的垃圾及回收物。”
今年6月,她和照顾户孩子一起探访孤儿院,更是开拓视野,留下深刻印象,并写下心得:“这是很好的机会走进孤儿院,我就像进入了一个在挑战中绽放坚韧和希望的世界,探访孤儿院的经历既揪心又温暖,我深刻观察了那些从小就面临逆境的孩子们的生活,非常感恩能与这些孤儿院的孩子们交谈……”她因此更懂得感恩及珍惜,虽然生活条件不佳,但她还有家人——妈妈身兼父职的牺牲与奉献,哥哥的分担及社会帮助,成就今日的自己,愿更加努力学习,以更亮丽成绩回报大众爱心。
●
聆听助学孩子的故事,受邀莅临现场并上台给予学生祝福的甲州行政议员、也是企业发展、合作社及消费人事务委员会主席谢守钦首先谢谢慈济,非政府组织积极从事慈善工作,致力帮助不同种族宗教的低收入户及有需要的家庭,是很值得被珍惜和重视的善举。他说政府各单位也时时关心,希望给孩子们,他们该享有的教育机会;而想要升学文凭或考取学士学位的孩子,倘若遇上阻碍前程的绊脚石,可以向政府寻求教育援助。
与此同时,志工对慈济助学方案也如数家珍:“慈济从奖助学金先开步走,从校方推荐的贫困学生当中,发现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我们转换成长期关怀补助个案;或者发现孩子成绩落差大,需要多元帮助,我们依状况处理:例如没有机会补习的孩子,到社区课辅班或参与线上课辅,或提供补习费、寻找师资予他们;或为缺乏交通上学的孩子提供校车费补助、送电脑给有需要的孩子等;去年开始更与校方合作,展开校园课辅专案……”
期间,慈济更携带长期关怀的孩子参与各项活动,或陪伴他们当志工,让孩子开拓眼界,心灵更踏实,也从服务项目中更加了解他们个性、长处与志向,品格培育更有方向。逐年耕耘及栽培,只要看见孩子有丁点改善,例如形象整洁有礼、懂得辨别是非对错等,对志工而言就是最大的收获与回报。
(资料来源:饶于润,郭淑萍,颜玉珠,罗秀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