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心人的参与;而帮助人不一定需要有钱,只要一颗爱心,即可付出助人。
虽然距离屠妖节尚有一段时日,但慈济雪隆分会提前于2023年10月22日在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为印裔照顾户举办屠妖节发放,并为他们准备佳节礼包和节庆衣物,好让他们在屠妖节前作准备。发放日当天,迎来二百零三户共六百六十九位印裔家人共聚一堂。


志工用心安排,给照顾户留下全家福照片,还赠送每位参与者马币三十令吉购物固本,让他们在同步于静思堂举办的朴食市集自行购买喜欢的食物或商品。
由于考量到多数照顾户都处于“因贫而病”及“因病而贫”的循环中,大会特别邀约著名心脏内科专科医生黄德威前来分享各种疾病的产生,并宣导以植物性饮食防治慢性疾病。
节目组亦邀请三位照顾户上台作见证分享,鼓励人人付出爱心,传递“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心人参与”的观念。


◎爱心助人 感受快乐
帮助人不一定需要有钱,只要一颗爱心,即可付出助人。来自加影的迦纳( Karrnanithi a/l Annamalai )带着妻子和孩子,在台上讲述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从事承接维修与安装电器工作,迦纳和妻子原是小康之家。一场严峻疫情却让他的事业被迫停止,唯有四处寻找资源以维持家计。
不幸的是,患有糖尿病的迦纳在回收资源时不慎踢到地上铁板,右脚尾趾留下一个伤口。小小的伤口不断发炎,虽然遍访各种中、西医,甚至传统治疗方式,病情不但没改善,反而日愈严重,所有的储蓄亦花光了。最终,医生宣判他必需截肢,迦纳深知截肢后,一家人的生活肯定过不下去。
为了生活及孩子的教育费,他不得不向亲友伸手借钱。他无奈地说:“自从生病后,亲朋好友逐渐离我远去,甚至连电话都不敢接。”
伤口愈加溃烂让迦纳非常懊恼。所幸,皇天不负苦心人,他遇到一名专治糖尿病的医生。他陈述:“该医生当机立断切除了我的尾脚趾,用药清洗不断渗出臭恶液体的部位,然后再施药。两个星期后,病情有了一些进展,总算逃过截肢的命运。”
迦纳深深感激慈济在他的人生跌入谷底之时给予援助。他积极地带动妻子和儿女投入各项慈济活动,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点亮心灯 照亮黑暗
一根蜡烛如果没有心,就不能燃烧;即使有心,也要点燃,才能发挥功能,照亮黑暗。
患上遗传性糖尿病、左眼失明,加上脚底长了一颗鸡眼疮,造成步行艰难而失去工作能力。三十一岁的桃瑞斯( Dorisvaran a/l Chandrasakaran )在台上分享因身体残疾而成为慈济照顾户并形容自己是一根重新被点燃的蜡烛。
切除鸡眼疮后,他因为细菌感染导致两只发黑的脚趾被切除;伤口一直无法痊愈,给予他极大困扰。当医生诊断必需从膝盖处截肢时,年轻气盛的他拒绝了医生的建议。从此,除了到医院复诊,他足不出户,终日躲在房里;加上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苦楚而陷入孤独。
桃瑞斯心情沮丧之余,更为医药费手足无措。 2019年5月,志工走入他的家庭,改变了他的人生。他感怀慈济在金钱上的补助之外,传递的正念与正思惟影响了他,从而改变他往正面思惟的方向前进。
身体上的不足并没有成为他停止工作的借口。他用一台手机自力更生,为厂商客制化产品,如:木刻锁匙圈、特制水杯、蛋糕及花束等等。虽然收入很少,但他却拥有更远大的志向。他坦言:“微薄的收入总比许多生活困苦的人好;我一定要工作,然后去帮助别人,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做到!”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信念,桃瑞斯做到了!他省吃俭用,把零钱投入竹筒,日积月累,履行小钱行大善,成为一名手心向下的助人者。此外,桃瑞斯还搜集了各种社会资源的资讯,分享给弱势群体。

◎失去至亲 轻生念头
站在讲台前,七十七岁的独居长者帕汝娃蒂( Paruwathi a/p Mutaya )侃侃而谈。
心爱的独子病逝于2003年。丈夫因承受不住失去爱儿,终日郁郁寡欢导致中风,几个月后亦相继离世。在短短的时日失去两位至亲的她陷入极苦人生,顿时萌起轻生的念头。她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后,便把心爱的狗送去宠物安乐死中心。所幸,她获得一位善心人士的劝导和帮助得以重生。
家人往生后,她接触到宗教而开始茹素。看到邻居每个月将可回收的资源送到慈济环保站,她随行之时见到身着慈济制服的志工,便深深被吸引,随即成为志工。慈济人赋予的爱心令她感觉人间的温暖。 “他们时常致电关心,嘘寒问暖,甚至登门探访,让我觉得这是上天给予我的恩宠。”
爱护动物的她分享:“吃素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救生及护生,而不杀生。我的内心时常感觉平静。加入慈济成为志工让我们有机会帮助受灾、受难的人。我不再担忧,因为我有慈济。”

◎心灵平静 安宁舒坦
除了三位照顾户的台上分享,现场与会者也有各自的体会。
现年四十六岁的加内桑( Ganesan a/l Ratha Krishnan )住在莎亚南太子园,自从太太往生后便独自一人生活。 2023年8月的一场车祸导致他左脚受伤,需要拄着拐杖步行,生活仅能暂时依靠慈济的补助度日。
第一次踏入静思堂,他深感快乐而平静地表示:“我平时不太喜爱走入热闹且拥挤的人群,但是,今天却享有一股无法形容的宁静,也许是从未见过这么多乐于助人的人吧!”
在踏入静思堂之前,他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因为未曾参与这类型活动的他不清楚自己将会面对什么。他坦言:“因为志工的诚意邀约,我敬重这一分真情才应邀出席。之后,呈现在眼前的一切皆安排得宜,志工们都很亲切、善良,过程中让我很舒服又欢愉。”
对于桃瑞斯的分享,他十分认同并表示会牢记于心。 “确实有许多人比我们更辛苦,我们应该感恩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另外,跌倒了不要站在原地,应即刻站起,特别是前方还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提及过往庆祝屠妖节的方式,他告知以往纸醉金迷,和朋友烟酒不离身的度过节日,“醒来之时,节日已过。以前总会被妻子责骂;她一定会很喜欢像今天这种无烟无酒,平静地过佳节。”
点亮心灯之际,他祈求:“战争尽快结束,因为看到太多孩子在战乱中罹难,我心里很难过。”他承诺回去后会多阅读与慈济相关的资讯,期许有一天穿上慈济制服,学习做一个不分种族和宗教,付出无所求的志工。 ”

◎慈济为家 志工为亲
苦难人走不出来,有福的人可以走进去,为他们拔苦予乐。
来自安邦,七十岁的菈惹娃利( Rajaswari a/p Pitchai )坐在轮椅上,由志工推着进入静思堂。她手上捧着一罐印度年饼“姆鲁古(Murukku)”,是她亲手制作,要送给志工何永康(济康)以感激他多年来的协助。此外,她还拎着一个竹筒到“竹筒岁月”区,亲自将零钱倒入大瓮里,轻声地说:“我有零钱就会存在竹筒里,一点一滴,虽然不多,希望可以帮助人。”
天生小儿麻痹症加上患有严重胃溃疡和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菈惹娃利不能久站或久坐,因此无法找到固定的工作。从小被父母亲遗弃的她,很幸运地被一名医生收养,直到该医生往生之后,她再度陷入孤单。
2009年,慈济志工在探访一位照顾户时,偶然间发现与她毗邻而居的菈惹娃利亦需要援助,从此她便和慈济结上一份缘。慈济对她来说是一个家,而志工便是她唯一的亲人。
曾经有官员上门表示愿意协助她申请政府组屋,地点在加影;一听到要离开安邦,她二话不说,即刻拒绝对方的好意。她流着眼泪说:“只有慈济帮助我,载送我进出医院,我非常感激慈济,我不想离开他们。”
她终日盼望着屠妖节发放日到来,因为她心心念念想要和曾经关怀过她的志工们见面。何永康分享:“她今天大致上见到每一位探访过她的志工,见面时十指紧扣,温馨地拥抱,令人感动。”
虽然身旁总有人前来帮助,但是她很清楚长贫难顾,自己不能长期依赖他人过活。于是,她透过网络视屏,学习制作姆鲁古。开始阶段,她让志工尝试并听取各人意见,渐渐地获得许多鼓励和掌声后便学习销售。学会自力更生,加上政府补助金,她主动要求慈济停止补助。然而,志工依然每个月载他到医院复诊。
她频频拭泪,虽然说不出千言万语,却掩饰不住她深藏于内心对于慈济人的感恩。

●
屠妖节寓意着“正义战胜邪恶,光明驱赶黑暗”。期许人人秉持着助人为乐的精神,时时伸出援手,为黑暗点亮一盏明灯,为苦难人提灯照路,自利利他,自度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