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淡属于2025年9月7日在文德甲华小二校小礼堂举办蔬食义卖会,旨在为巴生慈济静思堂筹募建设基金,同时也借此机会推广素食,让本社区更多会众响应“爱地球、护生灵”的理念。
义卖会动员一百五十七位志工、大德和照顾户,大家齐心合力,圆满此活动。会众鼎力支持义卖,筹获款项达五万令吉,成功突破原定三万令吉目标,振奋人心。
现场共设有二十二个摊位,售卖各式各样美味素食,包括包子、寿司、汉堡、糕点、盖浇饭、蛋糕、甜品、饮料、现泡咖啡,还有新鲜蔬果、干粮杂货、手工艺品、服饰和“惜福区”的设置。
当天还进行各项节目表演和活动,如:舞蹈表演、中西乐器演奏、歌唱、扯铃和亲子填色比赛,场面热闹,大小朋友共享欢乐。


◎欢喜满足在付出
家庭主妇朱晓燕曾在今年四月间跟随慈济送爱,前往雪兰莪新古毛镇参访残智障院,深切体会到“见苦知福”的真谛,让她懂得自己拥有健全的身心,自在的行动是何等幸福,心中涌现感恩之情,提醒自己要知福、惜福,更要造福。
“我在电话群组得知慈济办义卖会,就毫不犹豫报名参与活动,同时也邀了两个好朋友一起来帮忙,志工安排我们售卖寿司。这美味可口的素寿司,很受欢迎,短时间内就卖完了。 ”她满脸笑容的说道。
她觉得自己能在第一时间付出,把握机会行善助人,感到无比的欢喜与满足。原来真的幸福,就是在付出的当下,心里盈满温暖的力量。
新进志工张国樑满怀法喜,首次参与义卖便积极投入。他出钱又出力,护持香蕉和大菜糕义卖,还亲自驾车和志工们前往森州马口载包子回来义卖。当天,他身兼人文真善美志工,全场跑透透,细心捕捉菩萨身影与义卖盛况,为慈济淡属留下珍贵的历史画面。
他说这场筹建静思堂义卖会,意义深远,静思堂是慈济志工商讨推动志业的集合点,也是培训慈济人的重要场合,它能凝聚更多有心人投入,带动社会良善风气,净化人心,让社会祥和安乐。


◎善念凝聚 温馨氛围
义卖会上,人潮川流不息,大家都在忙碌,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参与的热情。在家常盖浇饭摊位前,只见黄彩君和其他志工忙得不可开交。她是主厨助理,虽然前一晚紧张得彻夜未眠,但一早还是满怀热忱投入。她说:“我虽然很累,看到大家吃得欢喜,觉得很满足。 ”
现场弥漫的不只是饭菜香,更是志工们用爱心与善念凝聚出的温馨氛围。
黄彩君深情地分享,姐姐接引她进入慈济,让她重新思索饮食与生命的关系。过去每日都去菜市采购肉类食品,从未意识到背后隐藏的“杀业”,接触慈济后,才省思并忏悔,如今虽还未茹素,但已逐步减少荤食,不仅改变了饮食习惯,更发愿有朝一日会吃全素,不再伤害生命。她目前积极参与志工培训,期盼未来能与妹妹携手受证,把善念持续落实在生活中。

◎蔬香传爱在义卖
饶丽君感恩慈济人的带动,积极鼓励大众享用蔬食料理,以行动回应健康与慈悲的生活方式。这次义卖活动,她亲手准备了马来糕、素糯米鸡,以及麻辣莲藕天贝,每一道皆是她精心研发的素食佳肴。
她热爱烹调健康饮食,平日常以天然食材创作新菜色。她分享道,无论人们是出于健康、慈悲或环保的理由选择吃素,最重要的是“正确吃素”,意即尽量远离加工食品,回归食物的本质。例如,可用猴头菇取代肉类,以新鲜蘑菇制作素鸡扒等料理;而天贝与鹰嘴豆则是高蛋白的优质素食材料,既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
虽然饶丽君并非长期茹素者,但她平日常吃素,并深信素食有益健康。她从自身做起,带动家人,尤其是孩子,一步步影响周遭的人,一起迈向更健康、更有意义的饮食选择。为了让孩子摄取均衡营养,她会亲自准备健康便当,内含丰富的蔬菜、多样的谷类,以及高蛋白的食材,确保食物美味有营养。
饶丽君感到十分欣慰,能借此机会发挥所长,分享自己热爱的健康蔬食。她观察到,慈济志工在筹办义卖活动非常认真,不仅流程有系统,对食品品质也有严格要求。为了确保食物的新鲜与安全,主办单位甚至将雪柜搬到现场,展现出对细节的高度重视,也让买家倍感安心。

来自百乐县明光小镇,五姊妹花同心助人,合资购买材料制作薄饼,在义卖会上由三姊妹:陈美华、陈美蓉和陈秀玩,现场亲手制作薄饼。她们凌晨三点便起身,洗切沙葛、萝卜、菜豆和豆干,炒好五大盘馅料,再加上事先准备好的饼皮,天未亮就驱车一小时前往文德甲。
义卖会还没正式开始,就已有志工闻香而至前来购买;只见三姊妹手不停歇地现场制作薄饼,顾客一波接一波,半小时内便把薄饼一扫而空。
陈美蓉笑说:“将母亲传承下来的糕点手艺延续至今,还能吸引大众喜爱,实在开心。”陈美玩则说:“义卖所得的钱,将全数捐给慈济,感恩我们有缘参与义卖,出一分力做好事也是一种福报。”

◎善缘素包共行善
志工张锦华(惟焕)曾尝过森美兰州马口的素包子,觉得不仅美味,而且口碑极佳。于是他把握机缘,要在义卖会上推广这令人回味无穷的包子。然而制作包子的程序相当耗时,而包厂离文德甲需两小时的车程,加上冷冻的包子须冰箱储存,于是志工们商议在群组开放提前预订,也方便厂方有充裕时间制作包子。
预订包子反应非常热烈,短时间已达一百七十包。志工即向厂方订购二百包,预留三十包在现场义卖。于是志工们不辞劳苦,前往马口去取包子。
为了满足错过第一次预订包子者,厂家再度限量提供八十包,第二次预订的包子也很快售罄。所以,义卖实际推广了二百八十包,加上厂家赠送六包,每一包有六个包子,共计一千七百一十六个素叉烧包及鸳鸯芋头豆沙包,用美味结善缘,温暖每一位护持者的心。
张锦华表示志工们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筹备,为了让民众在做慈善的同时,也能享受美食佳肴,志工们特地跨州、跨县,把各种古早味美食带到义卖会,其中包括马口素包子、登嘉楼面包、马六甲硬面包干、直凉糕点,明光薄饼和槟城著名的豆沙饼等。
他说刚开始募食材经费及义卖食物时,反应并不热烈,但他坚持上人的法,只要力行菩萨道,就会有佛菩萨加持。他相信坚持才能看到希望,最终义卖获得热烈回响。他感恩所有志工的付出及所有会众的踊跃支持,促使这项深具意义的义卖会圆满举行。

◎童心填色护地球
在义卖会的亲子填色比赛中,来自文德甲一校的李孝宣脱颖而出,荣获优胜奖,她的母亲陈珊珊表示,一年多前开始让女儿在网路上学习画画和填色。每当看到有填色比赛活动,都会为女儿报名,主要是希望女儿能多一些参赛体验,培养更多的自信与肯定。这次比赛则是受同校朋友邀请,一起来参加。
小小年纪的孝宣表示,她非常喜欢画画和填色。在这次比赛中,她使用了最多的颜色是绿色和蓝色,因为她认为这些颜色代表着爱护地球。她说:“我们要保护地球,不然地球会生病。 ”简单朴实的话语,体现了她对环保的初步理解和关心。


这次得奖,不仅是对李孝宣绘画能力的肯定,更激励她继续热爱艺术,同时也传递出关怀环境的正能量。妈妈陈珊珊希望,未来能透过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女儿在兴趣中成长,学会观察,以色彩表达自我,也培养责任感。
●
在这场义卖会中,众人为着共同的理想倾注心力与资源。无论是默默付出的志工,热情参与的民众或是慷慨解囊的捐助者,每一份行动都汇聚成一股温暖的力量,活动不仅顺利举办,更超越原定目标,筹得丰厚善款,展现了社区的凝聚力与无私精神。

(资料来源:安秀莉 郑丽玲 张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