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引法入心 人间菩萨网密密铺

上人教导弟子怎么做一个助人的菩萨,用爱铺出慈悲大道。他别无所求,只求人人接触佛法,才能滋养慧命,不枉这趟人间路。

“对上人最好的供养就是培育人间菩萨(志工)。”曾听闻此言,美国的慈济志工陈宝如(济麟)大为震撼,发愿积极招募人间菩萨。他用了七年时间,陪伴人文学校家长成为志工,并在美国开创企业爱洒、走入商家募集爱心,带动社区邻里善的循环。

2018年12月30日,趁着返马期间的空档,陈宝如与同修道侣何丽珊(慈玮),把握因缘莅临慈济马六甲分会进行两场分享会,以自身经验传授募心募款的小撇步,以及与证严上人的师徒情。

陈宝如是微电子博士,任职于矽谷高科技产业,即使工作忙碌,依然在事业、家业和志业中取得平衡。他坦言自身性格内向,但为了接引大众,勇于突破,并善用巧思妙法,积极走入人群说慈济。

1989年,慈济在美国落地生根,成为慈济在海外的第一个据点,然而,为什么本土人士看不见慈济人?难道只有当发生灾难时,慈济人的身影才出现在社区吗?上人曾经提出疑问,美国是个可以存在超过一千个非营利团体的国家,如此重视人道救援的国家,为什么会募不到他们的心呢?美国慈济人曾在社区做普查,数据显示,不及百分之一的人认识慈济团体。陈宝如表示,追根究底,慈济人没有真正地走出去!

◎ 菩萨招生三部曲
 
“菩萨道就是入人群,我们不只是做慈济事,而且也要介绍慈济。”陈宝如以商店爱洒为例子作分享,传授走进社区菩萨招生的三部曲。

志工抱着最大诚意进到店里,嘴上的台词不再是:“请您捐钱做慈善”,而是:“慈济是您的邻居,志工在本地推行各类服务,如果您知道有谁需要服务,欢迎介绍来慈济,让我们一起来帮助有需要的人,让这个社区更美好!”

随身携带爱洒小册子,介绍慈济的服务内容,包含义诊、个案援助、奖学金、免费报税教学、食物发放、品格教育、省水等,让有需要的人可以找到援助的管道。由于服务内容与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店家老板或员工多半会想继续听,双方对话便能够继续下去。

陈宝如诚挚的分享,感动与会的志工。 【摄影:邓遂嵘】

志工进而讲述“竹筒岁月”的故事,邀约认养竹筒扑满,每天存五毛钱帮助社区,最后获得许可将竹筒扑满留在店家柜台。离开前,致赠结缘品如小吊饰,送上祝福,也感恩对方愿意拨冗聆听分享,欢喜结善缘,留下了好印象。如此与店家互动多半能得到正面的回应。

志工在爱洒的过程中,成功邀约高级美发厅的美发师,愿意义务为游民整理仪容;有店家将存了十多年的扑满捐给慈济;当灾难发生时,店家都愿意护持;一位基督徒老板,感动于志工在社区的付出,每次都捐大笔款项;也有成功接引店家的孩子加入慈少班的案例……

虽然在推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很辛苦、被婉拒,但当志工看见更多人因感动而行动,愿意深入了解慈济、响应竹筒岁月或投入志工服务,感到非常欣慰,越做越欢喜、信心倍增。

陈宝如直言,这样的做法不是创新,而是复古,五十多年前上人已开始落实入人群说慈济。他勉众要提稳慈济精神,亦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因应各地的生态和因缘,找出适合的善巧方便法来度众生。 “要切记,我们不是为个人而做,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为净化人心而努力。”

◎ 就近耕耘勤传法

黄秋玉期许再次启动社区爱洒,希望活络邻里关系,招募更多有心人加入大爱的行列。【摄影:陈延北】

慈济芙蓉联络处共有十位志工特地驱车一个多小时车程前来,负责人黄秋玉(慈楹)抱着补课的心情来聆听分享。其实,她曾于台湾参加董事会时听闻陈宝如分享商家爱洒的点点滴滴,因此回国后着手进行。首先走入会所附近的商家说慈济,这才发觉原来还有很多人不认识慈济,志工借此机会向邻里介绍,让他们知晓原来附近有个佛教慈善团体。可惜,因为没有很好的规划和持续经营,她忏悔慨叹成效欠佳。因此,她带着团队一起来,希望大家能共知、共识、共行,日后作更好的推动。

陈宝如强调后续工作非常重要,而且要把招募人间菩萨当作最重要的事,而不是有空档才去做。多与社区民众和会员互动,传达慈济讯息和善行,让他们时时与善连接,带动善的效应,启发爱心,也让对方有付出的机会。
 
黄秋玉期许再次启动爱洒,邀约会众参与即将举办的岁末祝福活动,希望活络邻里关系,招募更多有心人加入大爱的行列。

马六甲分会执行长罗绣甄(慈瑞)也明了慈济分支会和据点慈济活动多,事多人少,志工应接不暇,因此勉励干部们在办活动时作出适当的评估,以人间菩萨招生为方针。同时从现有的活动中寻找募心对象,如社区亲子班和幼教家长,社教中心的学员等,同时邀约因故而不活跃的志工一起回来共同耕耘这亩福田。

马六甲协力组长黄爱媋(慈弥)自一年前社区扩编后,眼见会员流失,志工生起无力感,因此从亚洲花园环保站开始带动,口口相传,邀约邻里一起来做环保。团队致力营造家的氛围,人人都欢喜走进来,环保站人气越来越旺,再加上定期举办社区活动,如书法、串珠等,由于地点靠近住家,走路就能到,也无需安排交通,大家都很乐意来参加。

明年,她计划要走人社区,在苦思方法之际,碰巧陈宝如来分享,给予她灵感和信心,决定善用入人群三部曲的妙法,走入店家爱洒。 “我很认同宝如师兄所说,我们先不要想怎么募款,而是慈济能在社区提供怎样的服务给民众?其实慈济四大志业都是利益人群,用心与民众分享,一定能带来效应。”

◎ 有幸结缘念师恩

陈宝如于晚上时段,透过自己创作的三首歌曲,现场以吉他伴奏,悠悠的歌声中夹杂着弟子对师父的情感。【摄影:李经志】

结束了第一场分享,陈宝如于晚上时段,透过自己作词作曲的三首歌曲——〈晨钟薰法念师恩〉、〈弟子回家啦〉、〈师徒的相约〉,现场以吉他伴奏,悠悠的歌声中夹杂着弟子对师父的情感,不仅唱出弟子的心声,从影片中看见上人纤弱的身躯,为了弟子的慧命撑着身躯努力练习走路,打着点滴也不愿休息的毅力,更触动在座众人的心,泪水纷纷滑落。
 
陈宝如一一道出每首创作背后的意涵,回首2014年7月,上人因身体不适已三个星期无法升堂开讲法华经,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事。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他将弟子想念师父的心,以及忏悔上人住世之因缘没有用心薰法等的心情感受,全都写入〈晨钟薰法念师恩〉曲子里。

回眸来时,上人孤单身影出家修行,曾经以野菜充饥,前路茫茫,如果没有坚持,就没有今天的慈济。五十多年过去了,如今队伍浩荡长,但现在上人仍是如此辛劳,为弟子的慧命而每晚准备隔日讲经的内容,短短的几句偈文却得花两、三个小时准备,只为了让弟子听得懂。如此的精神,弟子怎么可以不来听呢!

陈宝如进一步表示,不要只会做事情而忘记进入法华经菩萨道上的修行。慈济是有法脉,非一般的慈善团体。因为闻法,才能够清楚静思法脉的道,才知道慈济宗门的路。每天薰法香,提醒修行的心,每天见师一面,就是每天回“精舍”的家;走入人群开菩萨道、铺人间路,就是回“天下”一家;回到法华经的“本”家,了解人人都有真如本性。他将听《法华经》的心得,编写下〈弟子回家啦〉,写的是慈济世界如《法华经》的道与路。涵盖全球慈济人所走的路,无不都是回归于道,道再回归于经典所表达出来的。

“……回眸来时孤单身影,如今浩荡长;弟子回家啦,上人欣欢笑,诚如母亲的怀抱,是弟子疲惫的依靠;弟子回家啦,不再外流浪……”字句唱出心声,他感恩此生遇见上人,让自己找到回家路。

“自己的心若没有修,你入人群去也没有用,无法去利益他人。五十余年来,上人未曾停歇,希望志工能了解上人的辛劳,理解闻法和付出才能滋养慧命。 ”陈宝如呼吁众人一起来薰法香,师徒相约在每天清晨五点二十分连线闻法,或是在家打开大爱台收看静思晨语,一起薰法为上人集气,让《妙法莲华经》能重现,菩萨遍满人间。

◎ 以法修心利众生

志工蔡程发曾于回台营队中曾听闻陈宝如的分享,今日能深入理解并现场一起合唱,内心有满满的感动与感触。 【摄影:邓遂嵘】

2018年11月回台湾受证的志工蔡程发 (本程) ,于营队中曾听闻陈宝如的分享,今日能深入理解并现场一起合唱,内心有满满的感动与感触。他说:“2018年6月回台参与四合一营队,看见上人用尽全身力气从二楼缓慢地走下,纤弱的身躯,真的很不舍!当时就发愿回到马六甲要薰法香来为上人集气。这是全球弟子的心声!”

居住在郊区,前来静思堂车程需要一个小时,因工作关系,蔡程发只能于星期六驱车前来连线薰法,平常则在家收看《静思晨语》,此外也上网从法华经第一品开始复习,至今看到第四品。他坚定地表示,上人每天担心弟子慧命的增长,每天只睡三个、四个小时,身为弟子要以薰法香来回馈上人对弟子的爱。
 
当初进慈济有很多机会付出,但蔡程发深刻体会不是只有爱心就足够。薰法后,他了解自己的心若没有修,入人群去也无法去利益他人。他开始反省与修正自己的心态,并运用在生活中。他举例表示,身为机器维修员的他,每天总是尽责的来回巡视机器,导致机器有问题同事不会主动回报,大家完全不沟通。他主动跨出第一步,提出自己的想法,现在同事的感情越来越融洽,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诚如陈宝如所言,不只是薰法还要运用在生活上。

此外,受证时上人向他祝福并说:“勇于承担。”他谨记在心,愿意配合任何岗位的承担。 “不只是自我慧命增长,我要帮上人找更多的人才,让菩萨道能越开越广。愈多人认识《法华经》,就会有更多人立愿行菩萨道。”他信心满满地说。

人心不调,天灾频传,人间菩萨大招生,才是防范灾难的良方。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天下无灾无难,是志工与上人“师徒的相约”,自许发挥人生最大的良能与功能,谱写宝贵的生命乐章。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