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万津环保三剑客 守护环境不余力

在雪兰莪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里,有三位年纪加起来超过两百岁的环保菩萨, 秉持上人守护环境,疼惜大地之母的理念,克服身体不适,弯腰做环保,坚守岗位,十年如一日。

“锦仁师兄,这些纸皮我们一起整理整理,等下就可以直接上罗厘了。”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站长陈华汕,向埋头分类环保资源的邹锦仁说道。

“当然没问题啦!多一张纸皮,就多一分救人的力量啊!”身高一米七,戴着一副眼镜的邹锦仁(惟均)微笑回答。

陈华汕(右)自2013年开始承担万津环保站站长,早已把环保站当成第二个家。 【摄影:许(音包)玲】

星期三下午两点的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环保志工们的笑声伴着微风,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放眼望去,虽然环保站里都是上了年纪的志工,但大家干劲十足、坚守岗位也相互补位,携手守护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

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于2013年启用后,志工陈华汕就勇于承担环保站站长至今。虽然陈华汕七年前从万津搬到蒲种(Puchong)协助儿子打理旅游公司,但依然在每个星期三以及每月一次的环保日,回到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

他笑说:“我在万津土生土长,俗话说生于斯长于斯,我当然希望能为万津环境保护,献出一份力,也因为我退休了,我能够做就做,可以承担的就不say no,我视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是我的第二个家,无论如何都要回来看看。”

◎ 环保站是我第二个家

陈华汕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共有十二位兄弟姐妹。 1979年,他与郑雅春共结连理,育有四个儿子。说起家庭,陈华汕不禁露出幸福的笑容。当年,太太主内,将一家大小照料得无微不至,让他无后顾之忧拼事业;现在,孩子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展,事业有成,让他和太太可以安心同行菩萨道。

陈华汕在2003年之前对环保并没有概念,在一次机缘下,他看到穿着蓝天白云的志工在万津中华学校(SJK(C)Choong Hua,现为万津环保点之一)的路边做环保,他自此投入,一转眼已十九年。

每一次环保日,陈华汕都是最早抵达环保站的。从开门到安排罗厘上货,看似繁琐的作业程序,他驾轻就熟,但他不居功,反而将现在环保站的成就归功于一众志工的合和互协。

每一次环保日,身为站长的陈华汕总是最早抵达环保站,再将资源回收桶里的环保资源一桶桶拉进环保站,以让志工们做分类。 【摄影:许(音包)玲】

“我只是负责开门,然后安排罗厘司机上货的时间而已,若是没有志工们协助上货,我一个人不能成事啊。再说,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年轻志工本来就少,所以我们几个老人家就只能互相补位,去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了。”

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从无到有的过程,陈华汕全程参与了,因此对环保站有着深厚的感情。从不知环保为何物,到现在对环保了如指掌,陈华汕说,今生无悔踏上环保之路,因为从弯腰做回收中,知悉惜福,学会知足。

“这几年我的身体比较弱,退休后也因为健康问题经历过手术,但这一切都无阻我去环保站付出,因为我把弯腰做回收当成运动,借以锻炼身体;虽然一个月只有那么几次,但也总好过我坐在办公室内。”

◎ 退而不休力行环保路

跟陈华汕一样,七十二岁的邹锦仁退而不休,三年前,他从忙碌的工作岗位退下回归家庭,并且与太太李群英积极参与慈济活动,分秒不空过,为苦难众生点亮一把希望的烛火。

邹锦仁来自贫困家庭,有六个兄弟姐妹,一家八口的生活重担全落在父母身上。中学后,他到某渔村的小学拿起教鞭当教师,帮补家计。后来,他靠着自习考获会计高级教育文凭,到首都吉隆坡一会计公司当会计员,直到三年前退休,过着含饴弄孙的生活。

一生辛勤,邹锦仁著实不习惯闲下来的日子,因此更为投入环保工作。作为一名退休会计师,邹锦仁不讳言在工作上得“斤斤计较”。来到环保站,他计较的不再是一分一毫,而是资源有没有仔细分类、是否有找到更好的回收商,因为多攒的一分一毫,将加深慈济助人的力量。

邹锦仁是退休会计师,他在环保站里也“斤斤计较”,要确保环保资源都有分类好,这样才能卖得更好的价钱,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摄影:许(音包)玲】

邹锦仁与志工们跟万津的村民一样,喜欢到咖啡店喝杯咖啡"开讲"打发时间,但他们聊的都是慈济事。他笑着说:“管制令逐步开放,我们都感觉活过来,因为很多慈济活动陆续动起来,尤其是环保,所以我们就相约到咖啡店边喝咖啡,边讨论及规划环保事宜,要照顾环境,更要照顾志工的安全,讨论是必要的。”

提及2020年3月的行动管制令,现在大家行动自由,可以做环保,邹锦仁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原来,当时无法出门的他坐立难安,“吃饱看电视,从屋前走到屋后,没事做就睡觉,睡醒又吃,根本是在浪费生命,但什么也不能做啊!那两年过得就是浑浑噩噩啊!”

现在,他每逢星期三中午都要去做环保,利用空闲时间来做有意义的事,还积极参加访视、上线共修,为的就是保持正能量。

“我们这个环保站虽然都是老菩萨居多,但我们都做得很开心,大家不分彼此,互相照顾互相补位,这是我们的轻安居啊,我们都已经升华成家人了,彼此关心、问候,我很喜欢这种氛围……”邹锦仁口中的老菩萨,就是年届八十的张延两(济源)。

◎ 珍惜与把握付出的机会

和邹锦仁一样,张延两一日不劳动,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儿。 “MCO那时没得做,才知道什么是虚度光阴,哪里都不能去,要做志工又有年龄限制,所以现在开放了,我这个时候不做,哪里可以哦?”语毕,张延两拿起扫帚走到环保站门口,在会众来之前,清扫囤积了一个星期的灰尘和垃圾。

2009年3月,在生意伙伴陈蔚茗(慈念)的邀约下,张延两与太太、女儿及女婿,一行4人随着实业组回台寻根。当时他六十六岁,已是含饴弄孙,在家享福的时候。虽然如此,短短几天的寻根之旅让他深受感动,尤其是在静思精舍的所见所闻,更是让他钦佩证严法师与常住师父们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因此在证严法师为他戴上佛珠时,他就发愿回来一定要做慈济。

“六十六岁开始做慈济,哪里老了?搬搬抬抬我还是很可以的。只是最近身体零件有一些损坏要修理,不然我可不愿意认老的哦!”张延两笑着说,年轻时经历过三次大手术,接触慈济后戒烟戒酒,但三年前因为心脏问题再次进行手术。他坦然表示,目前自己有前列腺问题,每一天都要吃五、六粒药丸,只要得空在家就会去想该吃什么药了,唯有去环保站,才能放下这些烦恼。

尽管张延两年事已高,无法再扛重物,但始终没有放弃做环保的机会。孩子们担心他做环保太劳累,建议要请工人代替他做环保。想当然尔,这样的建议被张延两一口拒绝。

张延两(前)虽已年届八十,但坚持守护万津环保教育站,不做环保就浑身不自在。 【摄影:许(音包)玲】

“我不要把做生意那套放在慈济,我当然可以跟工人说,I bagi you dua jam lima puluh ringgit(你来做环保两个小时,我付你五十令吉)。但为什么要这么做?五十令吉对我来说是小事情,但我的人生已经走到这里了,当然是要去付出,做更有意义的事才对啊!我要亲自去体会。”张延两了解孩子们一片孝心,但他始终保持做志工的初发心,对的事,做就对了。

◎ 最难的事情,由我来做

张延两自诩是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的“玻璃部门长”,因为玻璃很容易碎,如果不小心很容易伤到手,加上亲眼目睹前来体验做环保的中学生,因为紧张而在搬运时被玻璃割伤,他深感过意不去,因此扛起整理回收玻璃的重责。

“我们在和会众互动时,都会叮嘱说尽量避免把破裂的玻璃拿来,但讲归讲,还是常常看到裂掉的玻璃瓶、玻璃物品,我们能怎样?只能小心处理,避免流血意外再发生了。”张延两无奈地说道。

自亲眼目睹前来体验环保的中学生在搬运玻璃给割伤后,张延两深感过意不去,因此扛起整理回收玻璃的重责。 【摄影:许(音包)玲】
自实而不华的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是在地环保菩萨们的心灵依归,彼此补位,相互成就,守护着一方净土。 【摄影:许(音包)玲】

无奈归无奈,该做的、该执行的,张延两与万津环保志工们依然努力不懈地做着。而当做环保已成了张延两的日常重心时,在得知进院动手术那天将有罗厘来载玻璃时,放心不下的他在入院前,专程到环保站整理玻璃,以避免志工们上货时发生意外。

虽然已一头白发,但张延两微笑说,投入慈济的十三年以来,已经习惯做环保。他如今别无他愿,只期许能这样一直做慈济、做环保,做到不能做的那天,足矣。

实而不华的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是在地志工们心灵环保的依归;纵使都已上了年纪,但这群环保老菩萨们没有怨言,只有携手守护万津慈济环保教育站的愿力,只愿清流遍洒,让更多在地居民看见慈济的美,激起更深广的环保涟漪。

Pin It
Tags: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