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环保三十 感恩有您

参与环保站开放日的与会者在志工导览下,一窥环保站的运作模式,从中汲取环保资源分类的知识。 【摄影:陈培玲】

为庆祝环保在台湾深耕第三十年,以及让大众更了解环保站的运作, 慈济巴生支会各社区环保站在马来西亚日公共假期这天,进行“环保30感恩会暨环保站开放日”,让与会者真实走一趟环保见学之旅。

因着新冠疫情的关系,慈济巴生中路环保教育站遵守准则而暂停运作,随着进入复苏期行管令(RMCO),志工把握时间为运作已有九年的环保站进行升级;除了硬体的提升,更着重在资源的分类。

为了让会众更能了解“清净在源头”的概念,2020年9月16日,借着马来西亚日公假举办开放日,邀约社区民众到环保站参观及学习,展现友善社区环保站存在的意义。

2020念9月16日,“环保30感恩会暨环保站开放日”,巴生中路环保教育站在上下午两个场次共迎来约一百位的民众与志工参与。 【摄影:潘凯辉】
与会者从志工导览中增加环保新知,在志工的带动下活动身体,度过一个身心灵皆环保的马来西亚日假期。 【摄影:李伟建】

◎ 装点一新 迎宾说环保

“欢迎,欢迎,我们欢迎你……”清晨九时许的慈济巴生中路环保教育站,不时传出热情高昂的欢迎歌,迎迓到来与会的贵宾与民众。

这边厢测量体温净手,那边厢叮嘱保持社交距离;志工为即将进行的“环保30感恩会暨环保站开放日”做严格把关,期待与会的民众能在遵守条规下,在各个导览环节一窥环保站的运作模式中,汲取环保资源分类的知识。

“做环保,很简单,126……”年前从中国回来度假的志工简钿桦(济懋),以生动的肢体带动,吸引参览民众的目光,随着他的简易手势,了解到在家做环保,并不困难。

“一就是每个家庭从我做起,确保环保清净在源头;二就是干和湿的资源要分开;六就是资源六大类,哪六大类呢?大家记住咯,纸玻塑金衣电,有没有很简单?” 志工简钿桦笑着问大家。

与会者在志工的带动下学习环保口诀,气氛热络。 【摄影:陈培玲】
慈济巴生中路环保教育站重新规划后增添的“静思小筑”,冀望让到来的会众能更了解慈济。 【摄影:陈培玲】

“做环保,很简单,126,我记住了……”参与导览的一位小朋友忙不迭地比出手势,回应钿桦的询问;单纯的他,让环保站开放日,充满了无限的正向能量与希望。

与会民众在导览志工的带领下,走过塑胶、纸张、铁、铝罐及衣服分类区,认识环保站收集雨水的操作,尔后被引领到巴生中路环保教育站重新规划后,一处充满静思人文气息的“静思小筑”,让民众从影片中了解净斯资粮,从品尝中感受常住师父们的用心。
站长之一的郑光良(济勉)看到焕然一新的环保站,再看到与会民众的热烈参与,笑着叙述打造的过程:“我们将环保站重新油漆,斋堂也打上地砖,然后将惜福区从楼上移到楼下,就是希望让民众更容易接触到;还有就是将原本的衣服分类区做成人文展示空间,让到来的民众能够坐下来听志工讲慈济,进而更了解慈济。”

藉由这次的开放日,也可说是志工在环保推动的新开始,郑光良就提及,趁着环保站暂时运作期间,也积极培训公关志工,为的就是推动资源回收的“清净在源头”,鼓励民众在家里把可回收物资分类,再带到环保站,让回收能够更有效率。

因认同慈济环保理念而在九年前提供建设场地的实业家黄国荣在参访整修后的环保站就表示,除了环境更加井然有序,更重要的是传达环保分类的讯息更加地完整,他亦期许藉由这样的硬体升级,能够更让环保站发挥更大的功能,让更多会众参与资源分类。

◎ 资源回收 全民的运动

巴生中路环保教育站可谓是乐龄人士的新乐园,他们在这里找到人生的方向与价值,而不是只在家里对着四面墙,做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环保志工周玉娇(明秀)在先生过世时,情绪陷入低潮走不出来,所幸走进环保站,灰色人生终于现出了色彩。

“我做环保,看到全新的衣服被丢出来;跟着陈丽珠(慈仑)师姊去做慈善,看到人家比我还苦。回想以前我爱买名牌衣服,是多么奢侈的事,那可是可以帮很多人的。现在我的衣服都在环保站买,让衣服延长物命,也不再怨天尤人。”玉娇分享道。

看着台前母亲的侃侃分享,坐在台下的儿子邱国强一脸欣慰,因为母亲在这里发挥了良能。他腼腆说着:“现在我算是真正了解我母亲在这里做环保的过程,没有来了解,还真的不懂要怎样分类。刚才有听到师兄提到关于清洗瓶子之类的东西,如果是我们没有做这个动作的话,那么环保志工的责任就很多,工作量就很大,所以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先做再送来环保站,一起分担工作……”

因自身也是一所华小家教协会成员的邱国强,在参访环保站后兴致勃勃地直说希望也能够带学校的孩子来见学,“因为环保主要是从小做起,如果从小能够培养这样的概念的话,就可以做得更好,以后我们的社会,甚至整个地球就会更加的干净。”

邱国强(中)聆听志工的讲解后,对资源回收更了解;也是一所华小家协成员的他,期许能带着学生来环保站见学。 【摄影:陈培玲】
郑丽云(左二)分享心灵就是一个小家庭,如果心不清净,看到什么都不清净,看到什么都是垃圾,所以她认为心灵环保很重要。 【摄影:李伟建】

郑皓薇经由同事也是志工林秀贞(慈嘉)的邀约下,第一次踏足巴生中路环保教育站。身为地理老师的她本来就很认同环保的理念,而来到这里看到大家做环保做得如此和气快乐,感到非常赞叹。

两个小时的开放日,她收获颇丰;特别是对于分类的各种小知识,更是如获至宝。她坦言以前送去环保点的瓶瓶罐罐都没有先在家洗干净,如今知道了回收的流程,她表示会先清洗好再送来做环保。

皓薇说道:“环保的觉醒应该从家里开始,由父母身教推动,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同时,我也希望社区可以多举办类似的活动,不分种族地让更多人知道,如此就能把环保理念推广开了。

郑丽云一家五口三代人欢喜参与环保站开放日。她因为不忍去年动过几次手术的母亲独自在家空过日子,就多方打听适合母亲打发时间的地方,当得知住家不远的环保站可以让老人家过去付出时,她就趁着工作休假时,先过去体验做环保了。

“当时是因为考量到妈妈去年动过手术,不知道做环保是不是需要搬重物,或对妈妈来说会不会很负担,就先过来体验。做了一天,觉得很好,就在征得妈妈同意后,就载她过来环保站付出了。”丽云笑着说。

丽云坦言环保站学问多,在经过志工的导览后,她吸收了不少环保新知,也让心灵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做环保保护环境很重要,但今天却让我觉得心灵环保更重要。有些东西要懂得放下,应该去除的去除;就是应该拿去环保的就去环保,不要一直全部都收在心里面。我们的心灵就是一个小的家庭,如果心不清净,真的是看到什么都不清净,看到什么都是垃圾。所以心灵环保很重要。”丽云有所感悟说道。

◎ 控制口欲 素食亦环保

慈济巴生峇尤丁宜环保站(Pusat Kitar Semula Bayu Tinggi)开放日也因着复管令必须控制出席人数的关系,分成两个场次进行,共计一百位志工与民众参与。除了分享环保理念,志工团队更着重在素食的推广。

峇尤丁宜环保站制作环保相框,让参与的民众能够打卡,留下纪念。 【摄影:洪淑慧】
志工黄文吉向与会的民众讲解资源回收所需注意的细节。 【摄影:洪淑慧】

走进环保站,踩着绘满卡通壁画的梯级而上,扑鼻而来的是料理香味,让与会者精神一振,原来是志工在教导素汉堡的制作,除了一一讲解所需的材料,烹煮时注意的事项,还准备了素食餐盒,让会众也能一尝素食的美味。

带着孩子与会的谢燕玲欢喜地说道:“孩子们很喜欢素食餐盒,尤其是由鹰嘴豆泥做成的汉堡,还有素寿司饭团,他们都吃得很开心,不止营养丰富,色彩缤纷,还蕴藏了师姊们满满的爱。”随着志工走一趟环保站,燕玲与孩子除了了解持素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加强环保意识,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力行环保,才能让下一代拥有更干净的生活环境。

毕业慈青吴秋燕带着三个女儿赴会,看到熟悉的制服,伴随着熟悉的慈济歌曲,她想起十一年前自己参加慈济活动的情景,因此格外珍惜这来得不易的相聚。她感慨说着:“由于还在复原管制令当中,活动只能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感觉意犹未尽。只是时间虽短,但能感受到志工的用心;从养生饮食到如何做环保,志工都竭尽所能,尽可能把重要的信息带给大家,让这份爱自己、爱环境、爱众生的正面思维推广出去。”

秋燕亦认同,环保不能只是在口头上是说说而已,反而需要人人坐而言起而行,才能更加有效;“生活中,我们往往想要的比真是需要的更多, 所以奉行5R很重要,因为第一个就是REFUSE (不用)。就是要购买任何东西前,首先就要问问自己,这个东西是否只适合当下的自己?是否自己真的需要吗?仔细的分析下来,我们就能慢慢断除自己对于物质的贪念,从而减轻地球妈妈的负担了。”

参与开放日的吴秋燕说道时间虽短,但感受到志工的用心;从养生饮食到如何做环保,志工都倾尽所能,尽可能把重要的信息带给大家,让这份爱自己、爱环境、爱众生的意识推广出去。【摄影:陈馨如】
受惠于“Kita1Keluarga 守望相助”纾困计划的蔡依琳(中)与母亲及弟弟带着竹筒回娘家,借着活动改变对慈济的认知,更发愿要做志工,帮助更多苦难人。 【摄影:洪淑慧】

与母亲及弟弟前来与会的蔡依琳,对慈济并不陌生,因为三年级的时候就曾获得慈济的新芽助学金,而家里也受益于近期推广的“Kita1Keluarga 守望相助”纾困计划,因此在家访志工的邀约下,她带着存满爱心的竹筒来到现场。

第一次参与环保活动的依琳觉得收获满满,并对素食高度认同,她因此将会从少肉多蔬开始,带动家人一起多蔬食。 “我一直以为慈济只是做慈善帮助人而已,想不到原来还有教育、环保和医疗,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团体。希望日后我也能成为慈济的一员……”依琳分享道。

由于受限于复苏式行动管制令的关系,环保站能够接待的会众有限,但志工希望藉由点滴涓流力量,在各自社区的环保站举办开放日,让本地的环保推动不只是停留在资源回收,也让三十年来关怀地球的脚步在社区能够踏得更深。


(资料来源:刘海伦、陈俊强、许(音包)玲、陈馨如)

 

Pin It